课件21张PPT。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民谣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枣庄市实验学校欧阳雅惠第一篇 布衣出身, 荣登金銮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征调百姓治理黄河)变钞(滥发纸币)祸根源,惹红巾(红巾军起义)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1368年应天(南京)朱元璋(明太祖)建立者:都 城:时 间: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想一想:第二篇 加强君权,巩固统治材料一:(行中书省)统管地方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
——《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丞相)胡惟庸很会逢迎,“曲谨当上意”,形成了一人独相的局面,专擅朝政,对于官员生杀升降大事,往往不奏报就独断专行;官员向皇帝上疏奏事,必先经他审阅,对自己不利的便押下不送。他权倾一时,四方躁进之徒都向他纳巨贿走门路。路 ——《国史概要》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改革行政机构(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皇帝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刑狱)都指挥使司(军务)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元朝(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皇帝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秦朝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坐站跪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明代锦衣卫2、厂卫制度(1)目的:监视官民(2)机构:锦衣卫东 厂 东厂公公感同身受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读书人,你怎样参加科举考试?(提示:考前准备、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科举考生看榜图考试内容:
解释题目:
答题格式:
“四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朱熹《四书集注》八股文八股取士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 图说历史1.诛杀胡惟庸2.陕西布政使司衙门3.明太祖询问宋濂请客4.苦读四书五经5.剥夺皇家封地第三篇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手工业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商业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品经济活跃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棉纺织业基地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出现商帮:晋商、徽商2、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AD3、花生、土豆、向日葵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