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阐明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归纳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2.概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说出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认识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背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 汉 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大杂居 、 小聚居 的格局
提出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 自治的建议
实施
全国已建立 五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说一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杂居,但在一定地域内,少数民族的人口相对比较密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整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文明中也应当包含这些少数民族的文明在内,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感。
【探究问题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民意,有很大的优越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共7张PPT)
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阐明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归纳出我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概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说出新时期党和
政府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
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认识并热爱中华民族
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培养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民族政策。
1.
2.
3
4
背
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
展中,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
以
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格局
提
出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自治的建议
实
施
全国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
汉
民族区域
大杂居、小聚居
五
说一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
2.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
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
决。
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1.
2.
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
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
第二大橡胶基地。
【探究问题一】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发
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杂居,但在一
定地域内,少数民族的人口相对比较密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整
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文明
中也应当包含这些少数民族的文明在内,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
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
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
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
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
政治认同感。
【探究问题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民意,有很大的优越
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主
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②有助于把
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
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
发展。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有助于把各民
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3
【探究问题三】1984
年福建省
55
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
“松绑”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
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
你们伸手要权……”中央为给城市国有企业“松绑”,从哪些方面
进行改革
①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②企业经营方式:由政企不分到政企分开,逐渐扩大企业自主权。
③产品分配方式:由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到按劳分配、多劳
多得。
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