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记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说出“汪辜会谈”
及“九二共识”的内容;列举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方针,并说出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方针变化的原因。
概述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体会民间交往对海
峡两岸关系的影响。
通过学习,认识到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
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比较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
发展,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1.
2.
3
4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演进
1.
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台湾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或方
针
(2)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调整: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三不”
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
隔绝
状态终于被
成立
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
两个团体的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0
年台湾成立
海峡
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1991
年大陆成立了
毛泽东:主张和平解放台湾;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简称“海协会”)。两岸授权这
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
话
“九二”共
识
1992年,两会就”
达成共识
“汪辜会
谈”
1993年,海协会会长
和海基会董事长
在
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
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
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
重要一步
想一想:“九二共识”由哪两个团体达成 其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
义
“辜振甫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汪道涵
“新加坡
海基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
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
相互促进
、
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
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2.
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
决。
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用武力解放台湾,20
世
纪
50
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改革开
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对台基本方针,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
2.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
③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
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④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
同心愿。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
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
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
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的方针。
【探究问题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峡两岸
的交往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为什么说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是历
史的必然
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3
(1)人员往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2)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3)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综合国
力的大大增强;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领土。这些因素决定了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
【探究问题三】1984
年福建省
55
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
“松绑”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
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
你们伸手要权……”中央为给城市国有企业“松绑”,从哪些方面
进行改革
①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②企业经营方式:由政企不分到政企分开,逐渐扩大企业自主权。
③产品分配方式:由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到按劳分配、多劳
多得。
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3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记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说出“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的内容;列举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方针,并说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方针变化的原因。
2.概述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体会民间交往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
3.通过学习,认识到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比较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演进
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台湾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或方针
毛泽东:主张和平解放台湾;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调整: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三不” 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 隔绝 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
两个团体的成立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 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简称“海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 “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
“汪辜会谈”
1993年,海协会会长 汪道涵 和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 在 新加坡 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想一想:“九二共识”由哪两个团体达成 其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海基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 相互促进 、 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用武力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
③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④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探究问题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峡两岸的交往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为什么说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1)人员往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2)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3)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些因素决定了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