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实验中学2017春季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有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考号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好。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呻吟
(yín)
掩藏(cáng)
号叫(
hào
)
蜿蜒(
wān)
强聒不舍(guā)
B.胆怯(qiè)
主宰(zhǎi)
倔强
(jiàng)
秀颀(qí)
潜滋暗长(qiǎn)
C.毡子(zhān)
皓齿(hào)
摒弃
(bìng)
楠木(nán)
争妍斗艳(yán)
D.爽飒(sà)
狭隘(yì)
伫立(zhù)
嫉妒(jì)
察言观色(chá)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倦怠
亵渎
丰腴
无边无垠
恹恹欲睡
以身徇职
B.
避易
胸襟
沐浴
妙手偶得
忍俊不禁
见义思迁
C.
婆娑
涟漪
介蒂
参天耸立
势不可当
拈轻怕重
D.
缅怀
妙幻
豁达
坦荡如砥
盘虬卧龙
精益求精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尽管许多流行读物
装扮成经典,但它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②事故的教训需要汲取,引发事故的原因需要____。
③
行动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果实
无法收获。
A.试图
探索
也许
都
B.试图
探求
既然
也
C.企图
探究
也许
都
D.企图
探寻
既然
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挖空心思,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D.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残疾人保护法》,然而有些人对于法律的敬畏感荡然无存,甚至堂而皇之地把智障人士当作奴隶使用。
B.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合理,不仅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拉大,而且大大减轻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削弱了多数人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C.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那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
D.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展,在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不固守传统,并且能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⑤④①②
D.⑤④①③②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B.《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全国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C.《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画石榴、赞石榴、爱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D.《陋室铭》的中心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处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反衬自己的“陋室不陋”。
8.按照课文原文填空(5分)
①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②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③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④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⑤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最小的星星也闪光》,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6分,第9、12题各2分,第10、11、13、14题各3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9.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2分)
10.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
)——星夜家访——(
)——(
)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B.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忧郁、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C.第②段到第⑧段,设置了两个悬念性的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D.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贯穿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13.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14.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至少两点)(3分)
(二)阅读《品味瑕疵》,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5.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6.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D.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17.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3分)
18.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
“瑕疵”,你肯定有感受。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马说》,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显现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即使
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并列而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喂养
D.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执策而临之
马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本文托物寓意,文中“
”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
(3分)
2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有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主旨。
B.第二段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真正原因之分)
C.第三段寥寥数语活画出执策者一副愚昧蛮横的丑态,漫画式的手法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两个“其”的用法不一样。第一个“其”表推测语气,可翻译为“恐怕”;第二个“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二)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2分)
24.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四、作文(50分)
25.题目:守护
_______
要求: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