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开拓与海疆危机》同步练习
1.
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________管辖东北地区(
)
A.安西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D.北庭都护府
2.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是(
)
A.寇准抗辽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
3.
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造船技术高超
D.指南针用于航海
4.
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作者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5.
郑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杰出贡献是(
)
A.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
D.领导了对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并取得胜利
6.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7.
郑和能够实现七下西洋的壮举,与哪一科技成就分不开(
)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8.
下列在中外友好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中,不包括(
)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蔡伦
9.
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0.
下列关于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为扫清倭寇作出重大贡献
B.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C.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D.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1.
南宋“岳家军”和明朝“戚家军”最相似的方面(
)
A.抗击蒙古军队
B.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C.肃清倭寇
D.抗击金军
12.
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3.
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为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 波罗来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4.
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5.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奇珍异宝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发展对外贸易
D.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6.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D.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7.
明朝中期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是来自(
)
A.沙俄侵略者
B.英国侵略者
C.日本倭寇
D.荷兰殖民者
18.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各项叙述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
)
①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
②郑和与东非当地的国王交谈
③郑和船队的人与印度土著居民在交易货物
④郑和与欧洲的居民在交易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
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嘉靖四十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首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折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请回答:
(1)
文中的“贼”、“倭”指什么?
(2)文中的抗倭将领指的是谁?
(3)他率领军队首先荡平了何地的倭寇?有何战绩?
(4)你如何评价他?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壮举?
②此事件的起止时间各是哪一年?
③当时正处在哪个朝代?
④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一:戚继光率领的抗倭军队,不是来自明王朝的职业政府军,而是直接从浙江一带内地招募的志愿兵,戚继光在训练时对士兵说:“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三分银。这银分毫都是你地方百姓交上来的,在家你们哪个不是耕种田地的百姓?你思量在家种田纳税的艰难苦楚,即当体会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劳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你再不杀贼保障他们,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上天也会假手于人杀你!”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①明政府为什么派戚继光抗击倭寇?
②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③你认为他的哪些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