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求: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应对本课内容重新整合以后利用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
学情分析:
学生虽听说过邓小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其实对其理论并不了解,对社会主义等概念也并不了解,而现实生活又使得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着很多疑问,所以本课应该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理解理论性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的基本史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天的故事环节和“我眼中的邓小平”活动认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图文视频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2、采用设疑引思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3、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渗透,积极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的故事》导入:从歌曲引出邓小平,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课:
春天的故事篇章
引路领航
设计蓝图
邓小平是怎样引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他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
1、1978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开放
展示图片,抛出问题:你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邓小平的什么决策有关吗?
过渡: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推动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时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然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挑战和问题。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遇到了什么问题?
2、1979年
立场坚定不忘本——四项基本原则
利用一组漫画,解释资产阶级自由化现象及其概念
说明针对这一思潮,邓小平于1979年3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3、1982年
立足国情开新路——党的十二大
抛出问题: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又提出了新的思想。是什么新思想呢?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释概念,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如何去具体实践这条道路呢?
4、1987年
高瞻远瞩筑通途——党的十三大
⑴播放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⑵用联系旧知识、投放文本资料及图片等形式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
(3)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图片现身说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适时进行情感教育
解决问题:邓小平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
教师结语:邓小平带领着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也从此让中国走向了繁荣和富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所以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过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总设计师指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又遇到了阻力和障碍。影响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冲破藩篱
解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邓小平是如何克服的?有什么重大意义?
5、1992年
突破藩篱春雷起——南方谈话
⑴出示视频(南方谈话的背景),引出姓“资”姓“社”问题
抛出问题:邓小平又是如何解决姓“资”姓“社”这个问题的呢?
⑵展示视频:(历史的声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频)
抛出问题:
说一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强调了哪些观点?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是什么?(三个有利于标准),加深印象
总结:突破藩篱春雷起,东风吹来满眼春,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吹散了迷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吹响了新的号角,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
回顾: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合作解决,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教材知识
解读内容,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理论指导
谱写新篇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旗帜指引康庄道
课件总结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关于十四大,联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活学活用:
一位中国共产党员拥有一本写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样的党章是在什么时候?
出示图片: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大图片
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充实着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则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旗帜指引康庄道,出示材料:2008年及2011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名。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由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富国之路、强国之
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过渡:今天,当人们沉浸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美好幸福生活之中,亿万中国人民心底里回响着一个真诚、朴实无华的心声,那就是:“小平,你好!”
如今斯人已逝,但伟业长存。
永远的春天篇章
1、情境创设:
2014年正值邓小平110年诞辰,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机,让我们畅想春天,共同缅怀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眼中的邓小平吧,
你知道多少邓小平的伟大历史功绩?
激情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出示材料:
⑴世界各国媒体对邓小平的高度评价
⑵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邓小平的评价
⑶邓小平自己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思考:我们从他身上应学习什么?讨论回答
主题升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咀嚼他的话语,感悟他的伟大,缅怀他的深情,我们在继续前行。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时刻铭记;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为之自豪;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让我们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再铸中华辉煌!(共30张PPT)
邓小平是怎样引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他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
引路领航
设计蓝图
春天的故事
包产到户
个体经营
图片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邓小平提出的什么决策有关?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外国实行多党制,多民主啊!
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共十二大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党的十三大阐明了我国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提出了怎样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一
个
中
心
两
个
基
本
点
——中共十三大
1956年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温饱水平
小康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发展水平)
——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调查:从我家生活看三步走的战略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提出改革开放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邓小平是如何克服的?有什么重大意义?
冲破藩篱
解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邓小平)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邓小平)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邓小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邓小平)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邓小平)
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特区姓“社”不姓“资”
大胆改革开放
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实行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解决姓“资”姓“社”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发展动力
政治保证
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
战略步骤
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理论指导
谱写新篇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08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如下(单位:万亿美元):
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
2011年底世界各国GDP(百万美元)
中
国
永远的春天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与建国之父毛泽东并列的“中兴始祖”肯定将名垂青史。
——《共同社》
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
——《时代》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外国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
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
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世纪伟人有哪些宝贵的品德?
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
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里。
——邓小平的嘱托
总有一种感动,
让我们时刻铭记;
总有一种精神,
让我们为之自豪;
总有一种力量,
激励我们前行;
让我们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凝聚中国力量,
共圆中国梦,
再铸中华辉煌!
中国梦,我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