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课件(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9 11: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的背景(1)唐朝中央政治局势 天宝年间,唐玄宗逐渐荒于政事,宠爱杨贵妃、任人唯亲、政治日益黑暗。(2)唐朝地方局势 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九节度一经略图(边镇兵:49万;中央军:8万)天宝时期的节镇布局外重内轻
尾大不掉 安禄山靠重金行贿李林甫、杨贵妃,赢得唐玄宗的信任,让他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控制了广大地区,统兵20万,形成“兵雄天下”之势。胡人将领——安禄山2.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南渡黄河,攻下洛阳。 次年六月,叛军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至四川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得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2.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南渡黄河,攻下洛阳。 次年六月,叛军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至四川 七月,玄宗入蜀,抵成都。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757年,安禄山被其子所杀;758年,史思明杀安禄山之子,并在范阳称帝。761年,史思明被其子所杀。763年,史思明之子自杀,安史之乱平息。3.安史之乱的影响藩镇割据 长达八年的战乱,许多州县化为废墟,严重破坏北方社会经济,中央掌握户口数由约900万户下降为约130万户。
唐朝由盛而衰。 唐王朝安抚政策,在边境和内地相继任命更多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经济破坏二、唐朝灭亡1.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2.宦官专权 唐后期,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把持朝政,甚至可以废立皇帝。藩镇节度使与宦官互相勾结,争权敛财,这使得政治更加败坏,社会危机加剧。3.黄巢起义(875—884年)黄巢流动作战路线图 875年,黄巢在山东率众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并进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884年,黄巢的起义军在唐军各路人马的联合镇压下失败。4.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朝,史称“后梁”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农民起义1.五代十国的概况中原地区南方与山西地区2、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
严肃法纪
整顿军队 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后 周北汉辽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
1. 背景 政治黑暗
2. 过程 755-763年
3. 影响 经济破坏 藩镇割据
二. 唐朝灭亡
1.藩镇割据
2.宦官专权
3.黄巢起义 875-884年
4.朱温灭唐 907年
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2.后周世宗的改革
发展经济 严肃法纪 整顿军队 以史为鉴:1、在取得成就时,要保持戒骄戒躁。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3、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4、交友慎重,亲近贤达勤奋之人。
…… 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不同的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课堂作业《学法大视野》P18
1—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