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综合与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模块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综合与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19 21: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五
金属专题
【基础练习】
一、钠及其化合物练习
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A.①②③④⑤
B.
全部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③燃烧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物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3.少量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A.煤油
B.泡沫灭火器
C.沙子
D.水
4.将钠投入到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水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Na浮在水面上
B.
有气体产生
C.
水溶液变为蓝色
D.
Na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5.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6.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
Na2CO3 10H2O
C.Na2CO3
D.NaHCO3
7.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CuSO4
B.HCl
C.BaCl2
D.NaCl
8.把等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把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B.把钠放入足量水中
C.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
9.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
B.一定含Na+,也可含K+
C.既含Na+又含有K+
D.可能含Na+或K+中一种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2CO3比NaHCO3
易溶于水
B.
Na2CO3比NaHCO3稳定
C.
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
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1.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12.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气体体积大
B.
同一温度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
C.
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的CO2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
D.
将石灰水加入到NaHCO3溶液中将会产生沉淀
13.
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题 l.燃烧匙
A.
abdi
B.
ecfk
C.
fghl
D.
bcegj
1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A.
Na和
H2O
B.
Na2O2和H2O
C.
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
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15.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6.为维持人体内电解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Mg2+
B.Ca2+
C.Na+
D.Fe3+
17.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HCO3?③NaCl
④Na2CO3溶液
⑤NaOH
,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⑤⑥
18.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
④Al
A.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19.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灼烧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
和NaHCO3均可与HCl反应
B.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C.Na2CO3的稳定性比NaHCO3弱
D.Na2CO3能与氯化钙反应而NaHCO3不反应
21.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


A.烧碱溶液
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浓硫酸
22.
A、B、C、D、四种物质的焰色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都显黄色,A与水反应有气体放出,放出的气体是最轻的气体,同时生成溶液B,B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C,C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D,D加热能变成C。
写出A~D的化学式:A
、B
、C
、D

23.浅黄色粉末A跟无色液体B反应有无色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C产生,金属D在C中燃烧可生成A,D跟B反应放出气体E,E和C又化合为B。从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用化学式填空):
A
,B
,C
,D
,E
.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_______。
24.有A、B、C三种含钠元素的白色固体物质,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E是一种难溶物质,它们具有如图2的转化关系:
(1)根据它们的转化关系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填化学式):
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
D是_________,E是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H2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铝及其化合物练习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2.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A.Cu
B.Mg
C.Fe    D.Al
3.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

A.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
B.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
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一、SO42一、Na十、K+
B.K+、C1O一、Na十、NO3—
C.HCO3—、Na+、NO3—、K+
D.NO3—、Ba2+、C1一、NH4+
5.下列关于AI(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B.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Al(OH)3能溶于氨水
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6.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不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B.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OH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D.Mg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OH溶液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Al3++3OH-=Al(OH)3↓
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AlO2-+2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32-+CO2+
H2O
=
2HCO3—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2H2O
8.向MgSO4和Al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9.不能只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A.
Mg(Al2O3)
B.MgCl2(AlCl3)
C.Fe(Al)
D.Fe2O3(Al2O3)
10.实验室制备Al(OH)3最好用(

A.Al2O3和稀盐酸
B.Al2O3和水
C.Al2(SO4)3和KOH
D.AlCl3和氨水
11.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
溶液
C.盐酸
D.氨水
12.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
A.1:1
B.2:3
C.3:2
D.1:6
13.一定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这种物质是(
)
A.MgSO4
B.NaAlO2
C.A1C13
D.FeCl3
14.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不成盐氧化物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铝比铝合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B.刚玉的化学成份是氢氧化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铝制品能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说明铝性质稳定
16.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
(
)
A.SO3  
 B.Al2O3
C.
CuO
D.CO
17.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等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⑤(NH4)2CO3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   D.全部都可以
18.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19.有A、B、C、D、E五种化合物,其中A
( http: / / www.21cnjy.com )、B、C、D是含铝元素的化合物,F是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103。它们之间有下列的转化关系:①A+NaOH→D+H2O
②B→A+
H2O
③C+
NaOH→B+NaCl
④E+
H2O→NaOH+F
⑴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⑵写出①④的离子方程式:

,④
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
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Ba(OH)2
B.H2SO4
C.NaOH
D.AgNO3
2.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BaCl2
B.铁片
C.KSCN
D.石蕊溶液
3.为了防止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
B.氯水
C.KSCN
D.铁粉
4.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A.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
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
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
只需滴加KSCN溶液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B.Na+
、H+、NO3-、SO42-
C.Fe2+
、H+
、Na+
、NO3-
D.Fe2+、NH4+、Cl-、OH-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2Cl-+Ba2++2OH-=2H2O+BaCl2
B.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Fe=3Fe2+
C.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D.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Fe3++Cu=Fe2++Cu2+
7.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氯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Fe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3
D.3:2
8.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9.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废水中含有K+,
Ag+,
Fe3+
,
Cl-,
OH-,
NO3-六种杂质离子,甲厂的废水是无色透明的,乙厂的废水有明显的颜色。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________性;其中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乙厂废水有明显的______色;
(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化为沉淀,过滤所得的废水中主要含___________,可以用来浇灌农田。(填离子符号)
10.金属单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B,同时放出气体C。如果在B溶液中通入氯气,则B转变成棕黄色溶液D,将溶液D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生成红色物质E,另一份加入A,则棕黄色溶液D重新变成浅绿色溶液B,在溶液B中滴加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F。则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
B
C
D
E
F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四、镁及其化合物练习
1.点燃的镁条放入下列气体中,能继续燃烧的是(

①空气
②氮气
③氯气
④二氧化碳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反应体现了CO2的氧化性是(

A.CO2
+
C
==
2CO

B.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2Na2O2
+
CO2
==
2Na2CO3
+
O2
D.2Mg
+
CO2
== 2MgO
+
C
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H2的是(

A.硝酸
B.醋酸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五、综合练习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中
C.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
2.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液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人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
B.它不能中和胃液
C.它不易溶于胃液
D.它的疗效太差
3.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l-
B.H+
C.OH-
D.HCO3-
4.将一小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NaCl
B.BaCl2
C.H2SO4
D.CuCl2
5.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
D.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产生
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7.分别与FeCl2、CuSO4、Na
( http: / / www.21cnjy.com )Cl、Fe2(SO4)3、MgSO4等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8.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0.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Mg2+、Fe3+、NO3-、SCN-
B.Al3+、Fe2+、Cl-、SO42-
C.K+、Na+、Cl-、HCO3-
D.Na+、Ca2+、NO3-、SO42-
11.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12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X粉末是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
( http: / / www.21cnjy.com )HCO3杂质的试剂是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
( http: / / www.21cnjy.com )aHCO3杂质用_________方法,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Mg粉中混有的少量Al杂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剂是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质的试剂是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气体B
固体C
黑色固体
淡黄色
粉末A
H2SO4
X粉末,加热
蓝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