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诗经》二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风(十五国风)风多是各地民歌
雅(大雅、小雅)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内容表现
手法赋
比
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复沓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1、《诗经》六义:
风、雅、颂、 赋、比、兴
2、《诗经》三大内容: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正乐)
颂(祭祀歌辞)
3、《诗经》表现手法:
赋(对事物直接陈述)
比(比喻)
兴(即起兴、联想。以其它东西引出所咏之物。)小结《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 家经典著作。共( )篇,分为( )( )( )三大类,运用( )( )( )等手法。填空诗经儒305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关 雎《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冠以三百篇之首。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的地方。
雎鸠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jūjiūjiúxìngwù mèisèmào 一读,读准字音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二读,注意停顿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鸟鸣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
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
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关雎>>译诗:1.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为题材的诗?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诗中写一个年轻小伙子爱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他朝思暮想、执着追求,然而求之不得,进而相思成梦,梦中与这位姑娘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整体感知 脉络分析: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引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相思
幻想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爱恋愿望 探究艺术手法 1、理解前两句。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
②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写起,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鸠鸟为比,以雎鸠鸟的求偶为兴,来写自己对窈窕淑女的追求,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这种手法就叫兴,兴,即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得表现手法。 3、阅读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韵律和谐:
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音乐性强小结写作特色小结中心: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
1、窈窕:
2、淑女:
3、参差:
4、涟猗:
5、梦寐以求:
6、求之不得:
7、辗转反侧:
女子文静而美好的样子。
美好、贤惠的女子。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细小的波纹。现写作“涟漪”。
连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十分想要,但得不到。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字的用法:“之”结构助词“的”
物主代词,指“荇菜”
人称代词,指“窈窕淑女”
人称代词,同上
“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在河之洲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关雎》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2、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理解诗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2、兴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21教育网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 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 篇诗歌。原本只称《诗》,在先秦典籍里通称《 》,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包括“ 、 、 ”三部分。“风”为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3、表现手法有 、 、 。赋为陈述(直接铺叙);比为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21cnjy.com
“ 、 、 、 、 、 ”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中的诗歌多以 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章节常反复,多用叠字。21·cn·jy·com
5、《关雎》这首诗是305首中的第 首。??
二、【初读全诗 自主学习】
1、正音。
睢鸠( ) 窈窕( ) 好逑( ) 荇莱( )
寤寐( ) 辗转( ) 芼( ) 钟鼓乐之( ) 2、2、2、解释加点的字。 www.21-cn-jy.com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3、根据注释与借助工具书,弄清课文的意思。
三、【再读全诗,初步感知】
1.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为题材的诗?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脉络分析:全诗可分为三章,请概括。??
四、【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理解前两句。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
②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五、【写作特色】
六、 当堂背诵并默写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