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的点滴体会以生为本,重在落实(一)、以学生为主体,开设高效课堂以生为本,重在落实(二)、构建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三)、知道生物学中的核心素养(四)、万变不离其宗,关注课本实验(一)、以学生为主体,开设高效课堂1、了解学生(试卷、作业、面谈、提问等)再好的教学都比不上学生想学、能学、会学!!3、教学常新(方式多变[情景化]、作业常换[对比画书上结构图、实验装置图、出纠错卷])2、常规不变,习惯的养成让课堂更有效(勤思、勤说
、勤记、作业二次批改等)(二)、构建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
师生共同画出课堂精彩,让学生觉得画图是学习的美好捷径。(1)画出结构加深记忆
(2)画出流程认识变化
(3)画出实验操作要点
(4)画出植物代谢中的物质变化
(5)画出原理分析
(6)用画图建模说理
(7)画出实验草图
(8)将抽象变得趣味性和形象化肾单位、心脏结构血液循环中物质的变化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作用、异化作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机制)(1)、以习题为载体,构成知识网络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依靠 实现的。
(2)人体通过C、D、E等系统、器官向体外排出物质,这些物质中都有 (填物质名称)。
(3)图示中,物质b浓度最低的部位是 (填字母)。
(4)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组织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有些能重新合成人体特有的蛋白质,还有一些能发生怎样的转变? 。(写出l种转变即可)(2)、以知识主线为契机,构建知识网络 抓住几条主线,通过相关的知识串联,也是构成知识网络的重要途径。比如:以水为主线,可以联系:根的吸收和茎的运输功能;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等。茎根叶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水和无机盐运输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以水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动力,对吗?结合实际:施肥的同时要松土,为什么?植物是怎么利用有机肥的?1以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学习的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三)、知道生物学中的核心素养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器官特征去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1、根毛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请分析完成这项生命活动的主要部位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它有怎样的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
3、肺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4、毛细血管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5、血液循环系统中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功能相适应?
6、沙漠中的仙人掌、鸟类、鱼类等生物有怎样的结构来适应其生活方式?
(三)、知道生物学中的核心素养1、克隆,利用细胞核或去核后的剩余部分能否能培育出一个个体?
2、植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3、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之间的关系(三)、知道生物学中的核心素养(四)、万变不离其宗,关注课本实验 实验探究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虽然有时候题目较简单,但学生还是很难拿到满分,主要问题有这么几个:(1)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实验,所用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探究方法、实验操作步骤(过程)等不熟悉,导致在实验题中失分较多。(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3)实验探究题解决的方法没有掌握到位。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实验探究题出现较多,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都会出现,尤其是教材上的实验出现频率很高,所以我们落实好教材上的实验。重视书本实验,关注实验真实现象和细节。 1、(2013杭州)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AA、C选项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背后的真实现象,如果没做过实验,学生会很难弄清楚。重视书本实验,关注实验真实现象和细节。 2、(2016杭州)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3、(2015)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
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重视书本实验,关注实验真实现象和细节。 题目千万,规律是岸;
学生各异,重在落实。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迎来的肯定是丰硕的收获!祝大家在中考复习中取得优异成绩!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例题1 (2014)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
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解决“控制变量”的实验分析方法没有掌握到位自变量、因变量例题2 (2014)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
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概念辨析不清B抗原就是某种病原体,对吗?
分解者就是病原体,对吗?例题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加强核心概念的辨析D例题2:(2016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所有
生物D是否具有方向性加强核心概念的辨析(1)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2)抗体与抗原(3)病原体、分解者、抗原(4)人工免疫、自然免疫(5)呼吸运动与呼吸作用(6)遗传病与传染病(乙肝)(7)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8)寄生与捕食(9)寄生与腐生(10)同化作用与光合作用(1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12)自养与异养(13)消化终产物与代谢终产物(14)基因、DNA和染色体………………例题3 定性思维束缚解题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①设计并连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②饮料瓶内倒入可使黑藻的生活环境保持较稳定的、适宜的CO2浓度的某溶液,再将黑藻放入饮料瓶中,溶液满瓶,用吸管吸掉长颈漏斗中的一部分溶液;③将此实验装置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观察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叶披针形,根据这些特征判断,在桃、玉米、衣藻、五针松和葫芦藓中,黑藻与哪一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 。例题4 审题不得法,解题无方向【2010杭州】23.(6分)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 ,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口主要原因是 。
(3)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4)要将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 。
(5) 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 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 。
(6)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 。联系生产生活、较难准确应答 例题5 通过案例建立有意义的知识架构 【案例】3月12日是中国法定的节日——植树节,小明、小刚和小红都种植一棵樱桃树(生理状况良好),小刚把树叶全部剪掉而且也不浇水,小明天天浇水,而小红把樱桃树种植在一个阴暗的角落,一段时间后,他们种的樱桃树都奄奄一息了,请你分析原因。通过案例建立有意义的知识架构 【案例】1、小飞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后,心中存在疑问:光照强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会增强,那么是不是光照强度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越强呢?请大家来帮忙解答他心中的疑问。
2、小明、小刚和小红种植物了
一棵生长良好的樱桃树,现在
想提高樱桃树的产量了,请从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角度列出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可行措施和
原理。通过此案例可以完成有关植物相关的许多知识点复习,也能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血液循环模式图模式图的变化(1)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 ] (血管)直接相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 。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则 N处的血液为 血。
(2)血液随甲图的③流经丙图的⑧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进入⑨的成分是 。4肺动脉氧气静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血液循环模式图模式图的应用读右图回答关于A→C血液成分变化的主要规律:血液循环模式图模式图的应用(1)若B位于肺部则A →C的血液变化是:
血变为 血。(2)若B为肾小球则A →C的血液变化是
A为 血,B为 血。(3)若B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A →C的血液变化是 血变为 血。(4)若B为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则A →C的血液变化是 血变为 血。血糖的含量怎样变化?(5)若B为肝脏处的毛细血管,则A、C两处饭前血糖含量较高的是 。C处的血液种类是 。 23.(4分)图中B处表示人体某处毛细血管网,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电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
(2)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3)若B表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图中血管C表示 。
(4)若在进食后一定时间内,A血管的血糖含量高于C血管,而在饥饿状况下,A血管的血糖含量略低于C血管,则B表示人体 部位的毛细血管网。2005年中考血液循环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