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9 16: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案
1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2.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3.描述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
4.说出血液、组织液、淋巴之间关系及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心脏》的学习,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展开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淋巴循环这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可以通过探究法让学生了解。
3重点难点
1.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淋巴循环的途径。
2.血液循环的整体过程、体循环及肺循环的关系和意义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检查复习
播放动画“心脏的跳动和血流”,目的是复习心脏四腔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及和每个心腔连通的血管。这样可以顺利衔接本节血液循环的新知识。
活动2【导入】课程导入,展示目标
1、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2、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3.
描述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
4、说出血液、组织液、淋巴之间关系及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之间的关系。
活动3【练习】学生自主学习
1、标出血流方向。指出构成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心脏各腔及血管名称。
2、在图上分别找出流动脉血和流静脉血的血管和心腔。再想一想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在人体的什么部位转变的
活动4【讲授】教师导学(问题预设)
1、血液循环的途径有几条
2、描述血液循环的两条路线
3、什么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循环路线。
教师通过动画分别给学生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循环过程,然后和学生一起通过多媒体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
教师提问: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在黑板上展示答案。
教师讲解动脉血的概念,然后找学生尝试说出静脉血的概念。
师: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这两种血液会发生变化,请你思考一下,发生变化的部位。
生:毛细血管处。(在讲血管时,学过毛细血管具有物质交换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教师借助PPT讲解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换。讲解完后让学生在黑板上上贴出两种毛细血管前后血液属于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学生贴完之后,教师再通过板书讲解一遍。
活动5【活动】学生研讨
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也是本节教学重点之一。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共同研讨。
先个人完成,再小组交流统一答案。然后找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答案。教师给予指导,提示。
活动6【练习】检测反馈
1.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发生在(
)
A.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网
B.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C.主动脉和肺动脉D.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
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不相同的
B.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汇合于心脏
C.体循环主要运输物质,肺循环主要运输气体
D.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完整的循环途径
3.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
小结:血液循环系统不但把养料和氧运输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而且运输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因此对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一、物质运输的路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二、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三、血液循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