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排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排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9 16: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2
排泄
教案
1教学目标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好奇好动思维发达而欠缺抽象思维。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组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诱思探究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突破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3重点难点
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功能。即: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田世国获奖时的片段,
其震撼人心之处在于捐肾救母。
2、提出问题:⑴肾有什么样的作用
⑵大家知道尿是怎么产生的吗 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
提问:人体排泄的废物主要是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的,泌尿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出示泌尿系统模型。指导学生看课本,然后提问
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提问: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肾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出示图肾脏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相关文字,结合观察图片,仔细理解文字和图片的内在含义,要求学生出
自己的发现。出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明确肾单位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肾单位有形成尿的功能
活动3【讲授】讲授
明确:1、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2没有过滤的血经过肾单位后变化为尿和已过滤的血。3、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回忆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来分析肾内毛细血管具有的功能,从而推测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特点,为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打好基础。观察“尿的形成示意图”小组合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小组学生回答
活动4【讲授】讲授
出示“尿的形成示意图”。引导学生整合前面的学习结果,进行语言加工,概述尿的形成过程。插入资料分析,加深学生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通过数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科学推测、科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肾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尿或者蛋白尿
活动5【讲授】讲授
观察“尿的形成示意图”,小组合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小组学生回
答。分析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大胆的科学推测,加深理解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生活问题进行剖析,实现对尿的形成程的准确把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6【练习】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氧气
D.多余的水与无机盐
2.人体血液中的一些组成成分,如尿素,在经过肾小球形成原尿的过程中,要穿过几层管壁 (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3由血液形成尿液的过程正确的是()
A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C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