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食物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食物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9 16:17:33

文档简介

2.1.1
食物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2.技能性目标
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
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
3.
情感性目标
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材分析
人生活在生物圈中,并从中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对物质与能量的需求。怎样健康饮食呢 第一课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本册的开篇章节。考虑到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安排了淀粉的探究实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实验,最后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样处理教材比原来直接讲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符合课标的要求。此外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正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起始部分,为下面课程的讲解做了准备。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书中已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也较好。
4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2.技能性目标
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
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
3.
情感性目标
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5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验证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难点:“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探究活动。
6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溶液准备包括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蛋清液)、橘汁、碘液、10%的氢氧化钠、3%的硫酸铜溶液、清水、蒸馏水等;
实验用具包括研钵、试管、解剖剪、解剖针、刀片、纱布等。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材料“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制定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并在课上带来食谱中的食物(每样食物少量即可)。
活动2【导入】导入
教师:从日常生活引入: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怎样合理饮食才能健康成长。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
同学们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吗
学生: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教师:提出探究课题
活动3【活动】设计、实施实验
教师:淀粉是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首先请两个同学做一个小试验,来了解淀粉的特性。
学生:两名同学分别往放有清水与放有淀粉糊的溶液中的一到两滴碘酒,振荡并描述现象。然后请同学们总结出淀粉遇碘便蓝的特性。(小词典第一条内容)——设计实验
教师:
了解了淀粉的特性,请同学们来根据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时可参照如下表格:
1、实验课题:
2、实验用具:
3、实验步骤:(注意材料方式处理)
4、预期结果:
请各组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同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学生:
学生四人一组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小秘书进行纪录。
方案一:材料:牛奶、碘酒;步骤: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牛奶,滴入碘酒。预期结果:若牛奶变成蓝色,就说明牛奶中含淀粉。
学生评价:最好做一对照组,用不加碘酒的牛奶,和加碘酒的牛奶进行颜色对比。这样结论会更准确。
方案二:材料:面包、碘酒;步骤:向面包上滴加1—2滴碘酒。预期结果:若面包变成蓝色,则证明面包中含淀粉。
学生评价:A、不同材料处理方式:将面包在研钵中捣碎,用水稀释,倒入试管,滴加碘酒。同时用清水加碘酒做一对照。
B、选用不同材料:米饭、土豆,但过程相同。
方案三:材料:黄瓜、碘酒;步骤:将碘酒滴到黄瓜的新断面上。预期结果:若黄瓜变成碘酒色,而不变成蓝色,说明黄瓜不含淀粉。
教师:请各组根据本组修改后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实验注意原则:安全的原则;节约材料的原则;在托盘中操作。实验中请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
学生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小秘书进行记录。
汇报组一:材料:无糖牛奶;步骤:将少量牛奶倒入试管,滴1-2滴碘酒;现象:结果牛奶没有变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无糖牛奶中不含淀粉。
同学评价一:牛奶变色了,变成了近似黄色,是碘酒与牛奶的中间色,没有变成蓝色。
用清水加碘酒的颜色做对照。
教师:
请各组来汇报实验情况。简单陈述实验材料;过程;现象;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结论。
请展示实验现象,有不同意见吗
很精彩。牛奶确实变色了,怎样证明变色不是含有淀粉造成的呢 你能帮助他们完善实验吗
学生:
同学评价二:我们组做得也是牛奶,现象是牛奶变色了,结论与他们不同。
同学评价三:因为我们用的是无糖牛奶,他们用的是普通牛奶,材料实际是不同的。
汇报组二:材料:面包;步骤:往面包上滴加1-2滴碘酒;现象:面包变成蓝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面包中含淀粉。
同学评价一:我们用的材料也是面包,处理方法不同,先用研钵捣碎,再用清水稀释,倒入试管,同时用清水做了对照,现象与结论与他们相同。
同学评价二:我们用的方法与他们相同,但材料不同,用的是米饭、土豆,现象结论一样。
汇报组三:材料:黄瓜;步骤:往黄瓜新断面上滴加碘酒;现象:黄瓜变色,但不是蓝色也不是碘酒色。与预期结果不同;结论:不知道黄瓜中是否含淀粉。
同学评价:我认为黄瓜中不含淀粉,这种颜色可能是其他物质造成的。
教师:
同学们,课前我发给大家一份材料,既然我们无法通过实验确定结果,就求助科学家的结论吧。请查阅黄瓜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黄瓜中含有少量淀粉,所以便蓝不明显,至于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可能象同学们说的有其他物质造成的变色,若感兴趣的同学,下课我们再去查阅材料、讨论。
活动4【讲授】总结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总结:1、含淀粉多的;含淀粉少的;不含淀粉的。
学生:
含淀粉多的:面食类,如馒头、米饭、面包;土豆。
含淀粉少的:黄瓜。
不含淀粉的:无糖牛奶、:牛、羊肉。
教师:
2、材料的处理方式。
很好。
下面我们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探究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
首先通过一个实验了解蛋白质的特性。
请根据上一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利用蛋白质的特性,来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要小心使用,若滴到手上,要立即用水清洗。
学生:
液体的直接滴加碘酒;固体的可以直接滴加碘酒,也可以先捣碎,用水稀释后滴加碘酒。
分别向装有1ML清水和1ML蛋白质的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后振荡,在滴加3%硫酸铜溶液。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清水中出现蓝色沉淀;蛋白质溶液变成紫色。得出蛋白质特性:含蛋白质的溶液与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反应变成紫色。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完成实验,小秘书进行详细记录。
汇报组一:材料:牛奶;步骤:将少量牛奶倒入试管,滴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并用加了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变色后的蛋白质溶液进行了对照;现象:结果牛奶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牛奶中含蛋白质。
汇报组二:材料:剥了皮的虾;将虾放在培养皿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虾变成紫色。结论:虾中含有蛋白质。
汇报组三:材料:面包;步骤:往面包上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面包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含少量蛋白质不一样;结论:这种面包中含蛋白质丰富。
含蛋白质多的:虾、牛奶、面包、火腿。
含蛋白质少的:葡萄、黄瓜、果汁。
淀粉、蛋白质
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教师:
这组结论很有用,通过自己动手检验出面包中含蛋白质的多少,我们就可根据需要购买不同种类的面包。
好,我们进行总结:含蛋白质多的;含蛋白质少的。
关于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请同学们课下去探究。
根据刚刚的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总结食物中含有哪中营养成分;
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还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通过本节课学习来判断图片中的食物中含那种营养成分多。
活动5【作业】作业
作业:收集食物营养成分标签,了解他们有何不同。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爱吃的零食是否含有全面的营养。(共23张PPT)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1.1
食物
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无机盐
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六大营养素
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名称
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对人体的作用
糖类
谷类、根茎类等
蛋白质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
脂肪
蛋黄、花生、豆类、肥肉类等。
重要的供能物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主要储能物质,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
(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
水和无机盐
水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因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水的作用:
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的失水量达到20%
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摄入2升左右的水;在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喝更多的水来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
无机盐
缺少无机盐的几种症状
儿童佝偻病患者
健康骨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
缺钙
缺少无机盐的几种症状
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脖子病
缺碘
几种常见的无机盐
名称
作用
缺少症状

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贫血症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地方性甲状腺肿

是维持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神经紧张、情绪不稳、肌肉震颤

构成骨骼及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厌食、贫血
维生素
种类
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状
维生素A
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等
维持正常视力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维生素B1
牛肉、肾脏、谷类豆类的外皮
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C
蔬菜、水果
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等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
场景一:
病人:这几天,我在傍晚老是看不清东西,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来让我看看。
通过医生的观察,发现病人的皮肤粗糙,并且脱屑,而且傍晚
看不清东西,这是典型的
症,是由于缺乏
所致,吃
等食物可以改善。
场景二:
病人:近几天,我的牙龈经常出血,口腔时常溃疡,吃饭、说
话都不方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医生给我看看。
如果你是医生,你认为病人是因为体内缺
造成的,以后注意多吃
等食物。
夜盲
维生素A
维生素C
蔬菜、水果
鱼肝油、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举例说出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
常见的几种无机盐及缺乏症
练一练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素等七大类,其中的粗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古有丰富粗纤维素的是
A.鱼.虾
B.鸡蛋.猪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2.
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
食物
中含有丰富的
A.脂肪
B.糖类
C.蛋
白质
D.维生素
3.小军患了夜盲症,到了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主要是因为他体内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下列营养物质
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该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5.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主要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维生素
6.“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

A.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B.主要供能物质。
C.容易消化的物质。
D.有机物。
8.由于偏食,小王的上皮组织发生角化,皮肤粗糙,同时皮下血管出血,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①维生素A
②维生素B
③维生素C
④维生素D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有些人一生食素,但并没有得夜盲症,这是因为:
A.因为植物性食物里有维生素A
B.以为其他维生素也能预防这种病
C.有些植物性食物内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
D.人体内可以自行产生维生素A
10.既能预防佝偻病,又能预防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A.西红柿和菠菜
B.动物肝脏和鱼肝油
C.牛奶和粗粮
D.柠檬和香蕉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四、完成实验: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与交流:
1、某班同学做了一次探究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基本相同的鲫鱼,放入同一个鱼缸。写出鱼鳍的名称:[1]______[3]______.
(1)实验时某同学:
操作步骤一:只用纱布只捆扎甲的胸鳍,其他
鳍呈自然状态;
操作步骤二:只用纱布只捆扎乙的尾鳍,其他
鳍呈自然状态;
操作步骤三:丙鱼不做任何处理.请问:
①甲鱼和丙鱼处理比较,变量是什么?______。
探究的是哪种鳍的作用?
______

②乙鱼和丙鱼处理比较,变量是什么?______

探究的是哪种鳍的作用?
______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鱼在游泳时,主要靠______鳍来保持平衡,靠______鳍保持前进方向.
探究实验:
哪种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供选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1)材料:马铃薯汁液、鸡蛋清、橘子汁等食品。
(2)试剂:高锰酸钾溶液.
(3)用具:试管架、试管、烧杯、滴管等.
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小辞典
1、你探究的问题是:

2、你作出的假设:
.
3、你将用到的实验材料用具有
__________.
4、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请分步写好).
5、根据实验设计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上1号、2号、3号。
2、分别向1、2号、3号号试管加入1ml高锰酸钾溶液。
3、向1号试管滴加薯汁液,直到高锰酸钾褪色,并记录滴加的薯汁液的量;
向2号试管滴加鸡蛋清,直到高锰酸钾褪色,并记录滴加的鸡蛋清的量;
向3号试管滴加橘子汁,直到高锰酸钾褪色,并记录滴加的橘子汁的量。
结果预测
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