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4-19 23: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3.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单位:m/s、km/h(1
m/s=3.6km/h).
4.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5.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
6.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常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常用测量工具:秒表、钟表.
8.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解析: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任意的,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由题知研究对象是“连山”,“连山”相对河岸是静止的,所以是船为参照物,故选B.
变式训练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B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右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游云西行”是说云在向西运动,它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地面或自己为参照物;“月儿东驰”是说月亮向东运动,这时云在向西,假定云是参照物,月亮相对云就是向后即向东运动了.而人们望月时感觉不到月亮是动的,所以感觉到原来“不动”的物体都成运动的了,学了运动相对性原理,这并不奇怪.
答案: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变式训练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 C )
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
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又是静止的
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
如下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解析: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改变,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用v=来计算,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即平均速度.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用的所有的时间.
答案: 乌龟
变式训练3:正在修建的宜昌至武汉高速铁路专线全长360
km,高速列车2小时左右到达,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h,或为50m/s.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纽扣的直径是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的正确记录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观察用的是否是零刻线,如果不是要从读数中减去物体边缘所对应的数值.
答案:1
mm 1.10
cm(1.05~1.12都可)
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用A、B两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A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B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2.20_cm.
课堂达标训练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是( A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B.9年级课本书的质量约为3
kg
C.教室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10
A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
m/s
2.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B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
3.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A )
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
4.一列队伍长50
m,跑步速度是2.5
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
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
A.60
s
B.50
s
C.40
s
D.20
s
5.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C.(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右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解析:由图知脚长约25.10
cm,人的身高约为脚长的7倍,所以身高为25.10
cm×7=175.70
cm约1.75
m.
答案:B
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若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房屋
B.道路上的行人
C.受油机中的飞行员
D.河道中的轮船
解析:由题意可知,受油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二者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受油机和加油机不管以谁为参照物,其中任何一个相对于另一个都是静止的;若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由于发生了位置改变,二者都是运动的,故选C.
答案:C
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解析:题目给出的图象为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图象,选项A和B中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保持不变,说明两物体是静止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距离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所以s-t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直线倾斜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由题图看出,乙比甲快,故D图正确.
答案:D
4.“蜻蜓点水”是常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解析:蜻蜓点水在水面上形成波纹,波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传的速度与蜻蜓飞行速度相同,再次点水时形成的波纹与第一次的波纹正好同时向前传,第三次形成的波纹与前两次的同时向前传,所以应是A图所示情况.
答案:A
5.小明的身高为175
cm、质量为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他的“1拃”约为40
cm(拃:念zhǎ,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他的“1庹”约为3
m(庹:念tuǒ,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解析: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很接近,由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可算出小明身体的体积大约为:V===65
dm3,A正确;人正常的步幅约1
m左右,1拃约20
cm,1庹大约1.70
m左右.
答案:A
6.一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出50
m,猎豹的速度是40
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运动员、猎豹、汽车
B.猎豹、运动员、汽车
C.汽车、猎豹、运动员
D.猎豹、汽车、运动员
解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为10
m/s,猎豹的速度是40
m/s,汽车的速度为15
m/s,三者相比,猎豹速度最大,运动员的速度最小.
答案:D
7.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
A.17.4
cm
B.17.40
cm
C.3.4
cm
D.3.40
cm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中应在mm后再估读一位,因此物体长度应是3.40
cm,D项正确.
答案:D
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解析:根据图象我们知道,甲的速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3
m/s,乙的速度为2
m/s.可知A选项错误;经过3
s,甲距离Q点还有3
m,乙距离P点还有6
m,此时甲、乙相距3
m,B选项错误;当乙到达P点时,用时6
s.此时甲运动了18
m,经过Q点后继续运动了6
m,C选项正确;甲到达Q点时,用时4
s,乙运动了8
m,距离P点还有4
m,D选项错误.
答案:C
9.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解析:皮尺拉伸后,上面每条刻线间的距离都增大了,因此物体所对应的刻度数减少,使测量结果偏小.
答案:B
10.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当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一起进入预定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飞船离地面高度始终相同,故飞船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以轨道舱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C.在大气层外宇航员透过舷窗看星星没有闪烁的感觉
D.通过无线电波,地面技术人员可以对飞船进行控制及与宇航员通话
解析:飞船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同,因此飞船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A项错误.
答案:A
11.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解析:由烟飘动的方向可判断出风向左吹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旗向右飘,说明乙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甲旗向左飘,则甲可能向右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12.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解析:设前一半、后一半路程均为s,则通过两段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v==4.8
m/s.
答案:B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3.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____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________的.
解析: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当以白云为参照物时,战机与白云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战机是运动的,而以其中一架战机为参照物时,其他的战机相对这架战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 静止
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甲做匀速直线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速度v甲===4
m/s,由图知v乙=6
m/s,v丙=4
m/s.5
s后跑在最前面的是速度最大的车,即乙车.
答案:甲 丙 乙
15.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的速度是________m/s.
(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时间一定时,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速度大.百米赛跑中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v===10
m/s,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惯性继续保持了运动的状态.
答案:(1)乙 跑过的路程 (2)10 (3)运动员具有惯性
16.郑州快速公交(BRT)已在今年5月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通运行.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运行2
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________方向行驶,两车相距______m.
解析:由于两车都做匀速运动,观察路程时间图象可知,甲车6
s运动60
m,乙车6
s运动30
m,甲车的速度为=10
m/s,乙车的速度为=5
m/s,甲车运动较乙车快,而两车同时向东行驶,因此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行驶.2
min后,甲车运动的路程为10
m/s×120
s=1
200
m,乙车运动的路程为5
m/s×120
s=600
m,两车相距1
200
m-600
m=600
m.
答案:东 600
1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10
s内通过的路程为30
m,稍后休息5
s,然后5
s内通过的路程为20
m,则前10
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整个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解析:前10
s的平均速度v1===3
m/s;整个20
s内的平均速度v====2.5
m/s=9
km/h.
答案:3 9
18.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司机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h.
解析:图中标志牌的含义是距西大桥还有8
km,汽车限速为40
km/h,因此最短时间t===0.2
h.
答案:0.2
三、综合题(19题9分,20题6分,21题7分,共22分)
1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
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变大后不变 0.16 (
( http: / / www.21cnjy.com )2)①纸锥的质量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0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
m跑项目中,取得7
s的成绩.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解:(1)小明的平均速度:v===7.14
m/s
(2)枪声传50
m的时间:t声===0.15
s
即小明成绩比实际成绩快0.15
s.
21.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
( http: / / www.21cnjy.com )00
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
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答案:解: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2s-s车=2×700
m-40
m=1
360
m
声音传播的时间:t===4
s
汽车的速度:v车===10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