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2课时》课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2课时》课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0 08:31:20

文档简介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 1 课 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重点:能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3.重点:解释近视、远视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点: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1.阅读课本,了解眼球的结构,再填空。
眼球的结构
2.眼球各结构的功能特点。
  请根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写出有关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1)[⑤] 巩膜 白色坚韧,对眼球具有 支持和保护 作用。?
(2)当外界光线过强时,[④] 虹膜 内的平滑肌使 瞳孔 缩小,从而使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
(3)[③] 晶状体 透明而有弹性,像双凸透镜,它的曲度由[⑥] 睫状体 来调节,从而使人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
(4)[⑨] 视网膜 含有能感受光刺激后 产生冲动 的感光细胞,所以 视网膜 就是光感受器。?
(5)正常眼球的内容物都是 清澈透明 的,包括 房水 和[③] 晶状体 、[⑦] 玻璃体 。?
3.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
4.学习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
(1)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或晶状体的曲度 过大 ,平行光线在视网膜的 前方 成像,而看不清 远处 物体。?
(2)远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 过短 ,平行光线在视网膜的 后方 成像,而看不清 近处 物体。?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活动一:观察比较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并讨论。
(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
(2)观察上图,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3)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C)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4)某视力正常的同学,当他站在车亭候车时,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然后朝他迎面驶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A)
2.活动二:看图12-11“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填写下表。
晶状体
眼球前后径
成像位置
矫正
正常眼
正常
正常
视网膜上
——
假性近视
曲度过大
正常
视网膜前方
注意用眼卫生
真性近视
曲度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方
凹透镜
远视眼
弹性小
过短
视网膜后方
凸透镜
课件9张PPT。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 1 课 时 ?1.知道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重点:能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3.重点:解释近视、远视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知识点: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1.阅读课本,了解眼球的结构,再填空。眼球的结构(1)[ ]  白色坚韧,对眼球具有   作用。?
(2)当外界光线过强时,[ ]  内的平滑肌使  缩小,从而使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
(3)[ ]   透明而有弹性,像双凸透镜,它的曲度由[ ]   来调节,从而使人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
(4)[ ]   含有能感受光刺激后   的感光细胞,所以  就是光感受器。?2.眼球各结构的功能特点。
  请根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写出有关结构的名称和功能。⑤  巩膜④支持和保护瞳孔虹膜视网膜产生冲动视网膜睫状体⑨⑥晶状体③(5)正常眼球的内容物都是   的,包括  和[ ]   、[ ]   。?
3.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  →瞳孔→   →玻璃体→  →视神经→   。?
4.学习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
(1)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的曲度  ,平行光线在视网膜的  成像,而看不清  物体。?
(2)远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  ,平行光线在视网膜的
  成像,而看不清  物体。?
?房水③清澈透明后方玻璃体晶状体⑦过长晶状体角膜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网膜过短前方近处过大远处1.活动一:观察比较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并讨论。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2)观察上图,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3)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C(4)某视力正常的同学,当他站在车亭候车时,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然后朝他迎面驶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 )A2.活动二:看图12-11“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填写下表。See you next !第 2 课 时
学习目标:
1.重点:能够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知道大脑皮层的形态及功能,说明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点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看课本并画线,找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概念。
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 先天性 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 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后天性 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 条件刺激 。?
2.填写下表,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原因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后天性的
引起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神经联系
固定
不固定,有“可塑性”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
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没有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就不会形成
知识点二:大脑皮层
  阅读课本,再回答以下问题。
1.大脑是 中枢神经系统 中最大的部分,分为 左、右 两个半球,在大脑半球的表面有许多 沟和回 ,使它的表面积增大许多。?
2.大脑皮层居于 最高级中枢 地位,它的生理活动叫做 高级神经活动 。?
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特有(B)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运动中枢
4.下列反射活动中,为人类所特有的是(A)
A.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B.吃食物分泌唾液
C.手碰到火后迅速缩回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阅读“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的活动,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方法,再答题。
制订计划:
(1)准备 未经过特殊训练 的健康小金鱼若干条。?
(2)每天两次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小金鱼投喂少量食物。
(3)在每次喂食前,先 敲击鱼缸 ,随即投喂食物。?
实验并观察记录:
  最初 敲击鱼缸 时小金鱼会惊慌地游开,喂食时小金鱼则会做出 摄食反应 。多天后,喂食前再做同样动作时,小金鱼 不但不惊慌 ,反而会立刻前来 摄食 。?
实验结论: 小金鱼(或有的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建立条件反射 。?
2.活动:讨论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活动。
结合课本中内容以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表示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这属于什么反射?此反射由神经系统的哪些部分参与即可完成?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此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2)假如在狗已经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那这种方式会有什么变化?
  不能持久存在下去,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3.右图为人体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3] 语言中枢 。?
(2)聋哑人要理解对方的手语,首先要通过[4] 视觉中枢 。?
(3)盲人“阅读盲文”必须通过[2] 躯体感觉中枢 。?
(4)打电话时必须要起作用的是[3] 语言中枢 和[5] 听觉中枢 。?
(5)某人左侧躯体瘫痪,可能是由于 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 受到损伤。?
(6)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群体,各城市铺设了方便盲人行走的盲道,其上的突起使盲人通过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中的[2] 躯体感觉 中枢,再由[1] 躯体运动中枢 发出指令,从而顺利地完成行走动作。?
课件9张PPT。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 2 课 时 ?1.重点:能说出耳的结构及其功能,说明听觉的形成过程。
2.知道嗅、味觉以及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器感受刺激的特点。知识点一:耳是接收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1.耳的结构:
(1)耳是人体的  器官,能接受声音刺激。?
(2)耳的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
(3)阅读课本,学习耳的结构,再填图。内耳 中耳外耳 听觉 2.阅读课本,画线标出相关结构的功能,再回答以下问题。
(1)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 )
A.半规管    B.听小骨    C.鼓室    D.咽鼓管
(2)内耳里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
A.鼓室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3)听觉是在哪里形成的 ( )
A.内耳 B.位听神经 C.耳蜗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4)内耳兼有  和   的双重功能。?
3.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  →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DDD听觉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感受位置变动鼓膜知识点二:嗅黏膜、味蕾和人体的其他感受器 阅读课本并划杠,再做题。
1.嗅觉感受器位于   ,叫做   ,嗅觉是在   中形成的。?
2.因为嗅黏膜所在的位置只能接触到经过   的回旋式气流,所以我们仔细辨别气味时,往往会做出   的吸气动作。?
3.味觉感受器叫做  ,主要分布在舌的背面,特别是  和
  。?
4.感受苦味的味蕾较多分布在 (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中部嗅黏膜舌尖鼻腔顶壁味蕾短促而频繁大脑皮层鼻腔顶壁侧缘B5.人体的   等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   比相对应的   触觉要敏感。?
6.关于皮肤温度觉感受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
B.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
C.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
D.冷感受器有的对温刺激敏感背侧面腹侧面唇、鼻尖、舌尖D1.人的内耳由[ ]   、[ ]  和[ ]  组成。?
2.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被[ ]  收集,经外耳道传到[ ]
  ,引起其振动,振动由三块   传到内耳,刺激[ ]  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   ,神经冲动沿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听觉。?
3.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嘴巴张开,空气可以通过[ ]   进入鼓室,使[ ]  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仔细观察人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耳蜗前庭109半规管听觉中枢神经冲动10耳郭鼓膜听小骨耳蜗鼓膜646咽鼓管114.声波引起耳的相应结构产生振动,其传导的顺序一般是( )
A.外耳→中耳→内耳 B.咽鼓管→鼓室→内耳
C.鼓膜→听小骨→外耳道 D.前庭→耳蜗→半规管
5.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6.呼吸道感染时,常并发中耳炎,其病菌的传播通道是 ( )
A.外耳道 B.咽鼓管 C.鼓室 D内耳AABSee you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