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北京第14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一、郑和下西洋
请各位同学认真阅读P77,郑和谁?“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南洋: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结合P50与第12课知识)
(1)、条件与目的。①皇帝支持:明成祖(朱棣)②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科技发达:宋代以来造船技术先进,装备有指南针,航海技术高超。③博学、机智的杰出航海和外交才能,以及还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 。郑和自身条件:④下西洋郑和会有遇见那些可能出现的困难:目的:①加强与海外的联系;②宣扬国威。2.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先阅读P77—79集合视频完成表格时间长范围广
次数多
规模大1405━1433
刘家港印度古里
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7次
船大且多,人数多,物质多
刘家港福州占城暹罗爪哇苏门答腊锡兰柯枝阿丹忽鲁馍斯天方红海沿岸木骨都束慢八撒亚洲非洲东岸请在P78,注明并勾画郑和出发地与最远达到地点西 洋1、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古今意义?①推动航海事发展,促进海外贸易。
②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进步。
③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进取、 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为振兴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2、郑和下西洋到了各国做了哪些事情?是否可取?宣扬大明国威,赏赐礼物南洋各地区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土特产等等 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结果给明朝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消极影响
不可取!积极二、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戚继光1、历史背景:明初,派使者商议沿海倭寇事情,却这样!2、明朝初防备倭寇策略。钓鱼岛阅读P79做好圈划1、“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
2、为什么明朝中期会爆发“倭患”?
3、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4、他发明了什么战术?写出了什么书?
5、戚继光抗倭的主要经过?“倭”指日本,“倭寇”指日本海盗、武士和不法商人。日本流寇土匪海盗与明朝奸商勾结,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懈 倭寇侵略猖狂,使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1561年,台州大战,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
(2)浙江倭患平息后,又前往福建、广东继续抗倭,最终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他发明了“鸳鸯”战术,写出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阅读教材P79—81回答1、戚继光消灭倭寇战术2
戚
继
光
抗
倭
的
主
要
经
过。第一个阶段:1561年,
荡平浙东倭患 (台州大捷)。
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第二阶段:1565年,前往
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戚继光抗倭的意义?
(2)戚继光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爱国精神、立志报国?
?
1
.比较:戚继光、岳飞、文天祥
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
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
。?
?
1
.比较:戚继光、岳飞、文天祥
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
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
。比较:戚继光、岳飞、文天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戚继光抵抗的是日本倭寇,属于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而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他们早已融入中华民族 ),只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反侵略可言。
因此,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 三、葡萄牙占据澳门和荷兰侵占台湾1、葡萄牙占据澳门阅读P81小字?A起因:1514年(明正德9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阿尔瓦雷斯率一支葡萄牙船队到达珠江口沿岸,要求登陆进行贸易,未获明政府批准,后在水面上与中国商人交易。塞克拉同年再次率领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海澳”,并在此修筑工事,设刑场,制火器,刻石立碑以示占领。 B手段:1553年,葡萄牙人以打湿了货物,需要晾晒为由,贿赂明朝官员,窃取了澳门。以后,葡萄牙长期占据澳门。
但是每年必须向明帝国缴纳“租金”,主权在中国!C间接作用:澳门的“窗口”作用,促进了明帝国军事、科技国际化交流,最终明帝国默认了葡萄牙占据澳门的事实。徐光启眼里是:“歼夷威虏第一神器。”加农炮 15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欧洲殖民主义的迅速发展,西班牙、荷兰走在最前列。16世纪,西班牙、荷兰把侵略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乘明末农民起义、我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势力日益壮大而明朝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也占领了台湾北部和东部一些地区,西班牙、荷兰发生战争,荷兰战败,然而荷兰卷土重来,于1642年将西班牙打败,西班牙人被迫撤离。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直到1662年才被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 荷兰在台湾对人民施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剥削。在政治上通过任命汉族和高山族"长老"进行统治;在经济上将台湾土地全部占为己有,向台湾人民强收高额地租,每甲田(约合十一亩)年收租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还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在文化教育上派遣基督教传教士向台湾人民灌输宗教思想,创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
荷兰的殖民统治,遭到广大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其中以清顺治九年(1652)郭怀一起义规模最大,这次起义因为叛徒的出卖很快失败,郭怀一在作战中牺牲,副指挥龙官等9000多人被杀.阅读荷兰殖民者如何侵占台湾与犯下的罪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3.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台湾。4.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台湾,今天台湾的淡水、基隆两城就是郑和命名的。5.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历史论证:课堂小结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占据澳门和荷兰侵占台湾扩大海外政治影响
宣扬国威
七下西洋
航海史上的壮举
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戚继光奉命到浙东抗倭
台州之战
福建、广东抗倭
1553年,葡萄牙窃取澳门
1623年,荷兰占领台湾南部
1642年,荷兰占领全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给当今中国外交有何启示?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尊重各国主权,明朝综合国力强盛戚继光抗倭武力抵抗侵略者,明朝中期朝廷腐败,
一小撮民族败类勾结敌人,卖国求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坚决维护主权与捍卫领土完整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