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21课 猴王出世(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第21课 猴王出世(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20 16:06:59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课 猴王出世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8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体会石猴机敏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领
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
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人物是谁?它有什么本领?(播放视频)
师:七十二变 翻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师:孙悟空神通广大,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
2. 板书课题《猴王出世》。
师: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小说主要讲述
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部文学名著的第一回——石猴出世!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章——獐、弥——猕、袁——猿、隽——镌、页——顽、巧——
窍。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
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suì zhāng mí yuán wán qiào juān náo
遂有 獐头鼠目 猕猴 人猿 顽皮 石窍 镌刻 抓耳挠腮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名曰:名字叫作。
石窍:石头边隙。
镌:刻。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盖自:自从。
既久:已久
挈:带领。
遂:于是,就。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段):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自然段,找出仙石生长的环境和形状的语句?
环境: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
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形状: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2)石猴是怎样出世的?石猴出世的经过有什么作用?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猴不比其它众猴,他是从一块内育仙胎的仙石中迸裂而生的。文章起笔就写出了石猴
的神异出众,为后文描写石猴的神通广大埋下了伏笔。
师:让我们一起观看石猴迸裂的情景。(播放视频)
师:仙石迸裂,化出一个石猴;跳水寻源,跳出一个猴王,从这里开始,一个美猴王的
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那么,作者吴承恩先生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猴子的形象
写得深入人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石猴的生活,去发现,去感受。
(3)朗读石猴在山中的生活状况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樟鹿为友,猕猿为亲;夜
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对偶。
作者勾勒出了一个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
象。
3.第二部分
品读第2自然段,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
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
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这些语句写出了众猴的什么特点?
众猴生性好奇、贪玩成性的特点。
(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写出了石猴的什
么性格特点?
石猴勇敢无畏,毛遂自荐、敢于冒险的英雄性格。
(3)找出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石猴什么特点?
“ 瞑、蹲、纵、跳”描写出石猴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也表现了他过人的
本领。
3.第三部分
(1)品读第3自然段,这段介绍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石猴怎样的心情?
介绍了水帘洞内的情况,是群猴天造地设的家当。
表现了石猴发现水帘洞后的喜悦心情。
(2)品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众猴动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跳,抢,夺,争,搬,移”这些词语把众猴找到“水帘洞”这一安身之所后欣喜若
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石猴和众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戏耍玩闹,早把先前的誓言忘在脑后。
石猴此时冷静、清醒。他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此要求众猴按事先的约定拜
他为王。
(4)从石猴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石猴聪慧机敏。他不仅有过人的勇气和本领,还有心计,天生就是做首领的材料。
(5)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什么?
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和过人的本领。
当众猴希望有人能入水探源的时候,石猴站了出来,勇敢地担当起了探险的责任。
石猴身手敏捷,有着过人的本领,他能做成众猴不敢做、做不了的事。
师: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其实,大家对孙悟空的故事都比较
了解,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5.知识拓展
(1)看图片猜故事。
(2)《西游记》从19世纪开始,它就被翻译几种外文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
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感受古典文化经典的魅力。
(3)师: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风采! 播放歌曲《猴哥》
四、课堂总结
师: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总结: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只是一只猴子,更像一个人。走进
《西游记》,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神。
五、课堂练习
1.我会写词语
(食)草木 (采)山花 (饮)涧泉 (觅)树果
(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猿猴)为亲
2.我会组词。
猕(猕猴) 挠(挠耳) 镌(镌刻)
弥(弥漫) 浇(浇水) 隽(隽秀)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2.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出世
活泼可爱
石猴 探洞
进洞成王 敢作敢为
【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
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解释和课文注释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利用视频,通过对重
点句子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孙悟空的形象。
适当加入视频,更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活泼可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十一课
猴王出世
激趣导入
他有什么本领?
激趣导入
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
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小说主要讲
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
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初读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
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
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
猴拜为猴王。
初读感知
獐头鼠目
猕猴
人猿
石窍
顽皮
zhāng

qiào
yuán
wán
遂有
抓耳挠腮
suì
náo
juān
镌刻
初读感知
4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3
2
1
名曰
石窍

喜不自胜
名字叫作。
石头边隙。
刻。
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初读感知
4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3
2
1
拱伏无违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盖自
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自从
初读感知
3
2
1
既久


已久
带领
于是,就。
精读感悟
全文共分几部分?
1
2
3
(1)
(2)
(3-4)
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
发现了水帘洞。
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精读感悟
找出仙石生长的环境和形状的语句?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 每受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精读感悟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
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猴出世的经
过有什么作用?
石猴不比其它众猴,他是从一块内育
仙胎的仙石中迸裂而生的。文章起笔
就写出了石猴的神异出众,为后文描
写石猴的神通广大埋下了伏笔。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朗读
食草木,饮涧泉,
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
樟鹿为友,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运用了什么修辞,你看
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
对偶
作者勾勒出了一个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快活逍遥、亲和友善
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
精读感悟
朗读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今
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这些语句写出了众猴的什么特点?
众猴生性好奇
贪玩成性
精读感悟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
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写出了石猴的什 么性格特点?
石猴勇敢无畏,毛遂自荐、
敢于冒险的英雄性格。
精读感悟
找出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语,这
些词语写出了石猴什么特点?




描写出石猴机智、灵巧、敏捷、勇敢
的特点,也表现了他过人的本领。
精读感悟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石猴怎样的心情?
介绍了水帘洞内的情况,
是群猴天造地设的家当。
表现了石猴发现水
帘洞后的喜悦心情。
精读感悟
从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众猴动
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些词语把众猴找到“水帘洞”这一安身之所后
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
读者的眼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精读感悟
石猴和众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01
02
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
戏耍玩闹,早把先前的誓言忘在脑后。
石猴此时冷静、清醒。他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此要求众猴按事先的约定拜他为王。
精读感悟
从石猴的话语
中可以看出他
的什么特点?
石猴聪慧机敏。他不仅有过人的勇气和本领,还有心计,天生就是做首领的材料。
精读感悟
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什么?
1
2
3
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和过人的本领。
当众猴希望有人能入水探源的时候,石
猴站了出来,勇敢地担当起了探险的责任。
石猴身手敏捷,有着过人的本领,
他能做成众猴不敢做、做不了的事。
精读感悟
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宫
偷吃蟠桃
真假美猴王
偷吃
人参果
精读感悟
《西游记》从19世纪
开始,它就被翻译几种外文流
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
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感受古
典文化经典的魅力。
精读感悟
猴哥 猴哥
课堂总结
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只是一只猴子,更像一个人。走进《西游记》,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神。
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1.我会写词语。
( )草木 ( )山花 ( )涧泉 ( )树果
( )为伴 ( )为群 ( )为亲
课堂练习




狼虫
虎豹
猿猴
2.我会组词。
猕( ) 挠( ) 镌( )
弥( ) 浇( ) 隽( )
课堂练习
猕猴
挠耳
镌刻
弥漫
浇水
隽秀
作业布置
1.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2.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石猴
出世
探洞
进洞成王
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