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认识角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会凭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抽象认识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夏天到了,荷花也美美的开了,看。这么美,不禁让老师想到一句很美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不但美,还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数学朋友,你能把他找出来吗?
指名回答。
板书《认识角》。
二、新课
1.找角
师:这位新朋友就藏在我们的身边,现在跟你的同桌在我们身边找一找并摸一摸 (小组讨论)。谁愿意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2.摸角,认识顶点和边
ppt出示生活中的物品,标出角。
揭示: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师拿出一把三角尺。
师:今天我们就利用我们手中的三角尺来认识角。
师:同学们摸一摸角的这个点,是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板书)
师:同学们再摸摸角的两条边是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板书)
师:我们就把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把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大家来看看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1)
辨角
(2)
找角
3.画角
师:角都被你找出来了,那你能把你的新朋友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角,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步骤、方法。
师总结并板书演示。(画角的方法:1.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往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直的边;2.先画一条边,再从这条边的一个端点往不同方向画另一条边。)
4.比较角的大小
师:大家画的都太棒了,可是你们的角都不如老师的厉害。老师带来了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看。
师:(出示活动角演示)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的角,将角的两边拉开,角就会变大,将角的两边合拢,角就会变小。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总结: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叉开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课件出示一个角
师:现在老师将这个角的两条边延长,角的大小变了吗?
生:不变
师:那将两条边变短呢?它的大小变了吗?
生:不变
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练一练)
师:这里有两个角,你能帮他们比较出谁大谁小吗?
为什么?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小结:看来比较角的大小方法真不少!有的可以用眼睛看,还可放在一起,不能放在一起比的大家又想出了活动角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师:角的知识真是太多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这位新朋友都有什么样的了解呢?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对这位新朋友了解的真透彻,老师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去其他地方找找这位新朋友,看它藏在哪呢!
ppt出示图片。
巩固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先思考一下,再用手势表示。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分别观察钟面指针走动的过程,再要求说出相关的角各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领会到:钟面上角的大小与钟面上指针的打开与合拢有关。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你能这样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吗?注意为了明显地看出角的大小,你最好选择同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多折几个角后,再打开纸看折痕,就会明显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识?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