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课件21张PPT+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课件21张PPT+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0 17:31:13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预防艾滋病
你我同参与
有一种病称为“世纪绝症”和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每年全球死于此病的人数高达二百多万。
近年来,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你知道这是哪种疾病么?
什么是艾滋病?
1981年一种新的传染病在美国发现,但开始在人间流行的时间更早。
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简称为AIDS,中文音译为艾滋病。
1983年分离出艾滋病致病病毒,1986年正式将这一疾病的病毒统一命名为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艾滋病的危害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是它攻击的是人体免疫系统,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会很快使人体有异常的感觉。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始几年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他们能够没有任何症状的工作和生活几年。已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才会出现症状。
 
目前没有疫苗和药物来预防和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
辍学的艾滋病儿童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
2
性传播
3
母婴传播

1
血液传播
输入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
共用注射器吸毒
手术、美容等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2
性传播
异性之间,同性恋之间性传播
3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都可能传播给婴儿。
艾滋病病毒不在蚊虫体内发育和繁殖
蚊虫吸血方式是只吸不吐
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证实可以通过蚊虫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
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1、正常的男女交往,反对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预防艾滋病的三字经
艾滋病,是绝症,染上身,会丧命。
  病虽险,请莫惊,要预防,须记清。
  不嫖娼,不卖淫,莫吸毒,免上瘾。
  青少年,重童贞,结婚前,要自珍。
  好夫妻,贵忠诚,忌性乱,绝外情。
  懂自爱,求洁身,能做好,保太平!
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不惧怕:不怕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一起办事、进食;共用书籍、文具;同游泳、同沐浴等。
不伤害: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蓄意辱骂病人及其家属;不殴打病人及其家属;不故意破坏病人及其家属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

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红丝带愿意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
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预防艾滋病
青少年责无旁贷
说一说
1、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吗?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吗?
6、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共用劳动工具、共用游泳池、浴缸会得艾滋病吗?
7、蚊虫叮咬会不会得艾滋病?
8、“ ”(红丝带)的意义?
9、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10、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哪些危害,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技能性目标: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为预防艾滋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感性目标:不惧怕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关爱艾滋病患者,共享生命,维护社会和谐。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是对病因以及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并不明确。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课堂
教师:有一种病称为“世纪绝症”和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每年全球死于此病的人数高达二百多万。
近年来,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你知道这是哪种疾病么
学生:尝试猜想是艾滋病。
活动2【讲授】艾滋病的危害
观看资料与图片,认识艾滋病的危害。
活动3【讲授】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通过图片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活动4【讲授】如何预防艾滋病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讲授如何预防艾滋病。
活动5【活动】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学生讨论,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怎样做。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1、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吗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吗
6、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共用劳动工具、共用游泳池、浴缸会得艾滋病吗
7、蚊虫叮咬会不会得艾滋病
8、红丝带的意义
9、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10、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