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信息的获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1 信息的获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0 17: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1
信息的获取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球的结构,概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眼球仪的拆分组合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班级学生近视率调查及成因分析活动中体验调查活动的进行过程,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预防近视和其它眼部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眼球的结构相关知识对他们来说太抽象,知识容量也较大,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眼球的主要结构与功能,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
以眼睛图片和顾城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引入: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含义是什么呢?引入课题:我们用眼睛来搜集信息,最终形成了视觉。眼睛在形成视觉的过程中赶到了哪些作用呢?视觉是在眼睛这里形成的吗?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新课《视觉》
【活动】识图观察,初步探究
(一)认识你的眼睛
活动一:互相观察同桌的眼睛,对照P67页的图,你能看到什么 试着用图展示你的观察结果。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图片:眼球的结构(重点是在外部能用肉眼观察到的结构),同时简要介绍眼球的附属物名称和功能。
眼睛是黑色的吗?黑色是哪一部分?为什么是黑色的呢?眼球的其它结构又有哪些作用呢?
活动二:观察眼球模型,对照眼球结构图认识眼球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在充分观察模型的基础上,以“眼球的结构”图片依层次进行识记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活动三:观看视频,熟悉眼球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视觉形成示意图)学生根据视频归纳出视觉形成的过程,教师同时板书以示强调
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分析出视觉形成所需三个条件
【讲授】第二环节(二)理解你的眼睛
引入:我们用眼睛来获取丰富的视觉信息,当我们面临变化的环境信息时,比如光线的变化、物体距离的变化,眼球是怎么快速调节以观察清晰的呢?(出示不同光线下猫眼图)
仔细观察当光线不同时,猫眼的什么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这个结构起了什么作用
活动4:思考并讨论:从明亮的环境突然进入暗室里,感到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可是,过一会儿适应了黑暗环境后,就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了。这是眼球的哪一种结构扩大或缩小了呢?
活动5:观看视频,思考:当所观察的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球的什么结构发生变化 怎么变化的?
视频观看结束后,结合模型再次观察晶状体的形态和周围的结构,并用手进行模拟演示,同时板图展示(试着将课本拿近和放远,同桌之间相互观察和自身体验,体会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小结:由此可见,眼球精巧的结构在视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使我们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获得清晰的视觉信息。
【讲授】第三环节(三)爱护你的眼睛
注意老师的眼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老师这样的眼睛有什么问题呢?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变化造成的呢?视力异常还有什么情况?
活动六:阅读教材P68页,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依次利用多媒体展示近视和远视眼球的变化及矫正的方法
小结:由此来看,不论是近视还是远视,都是眼球的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所导致的。
班级近视率调查,讨论分析原因
看看班上有多少同学和老师一样视力异常呢
活动七:讨论预防近视的措施
近视之后眼球的变化基本上不可逆转了,所以我们想要拥有清晰明亮的视野,就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经过刚才的调查活动,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用眼习惯不佳导致眼部肌肉疲劳。所以,近视重在预防。
除了用眼习惯上,我们还要预防一些眼部疾病的侵袭。(简要介绍沙眼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活动】课堂总结,情感教育
问: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感悟?
进行总结:
1、眼球的重要结构及其作用;2、视觉形成的过程3、近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顾城用黑色的眼睛寻求光明,(出示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图片)我们用明亮的眼睛获取知识,愿我们的同学们珍惜大好学习机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