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
一、选择题
1.神经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传导冲动
2.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狗算算术 B.鸟听到枪声后飞走
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的花总朝向太阳
3.人的手不慎被针刺到,会先缩手而后才感觉到痛。与发生这种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的原因无关的是 ( )21教育网
A.缩手反射的中枢是脊髓
B.被针刺时,眼睛先看到,所以先缩手
C.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D.形成痛觉的神经冲动传导路程远
4.下列有关效应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肌肉或腺体
B.由运动神经末梢与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C.能接受兴奋,进行活动
D.是构成反射弧的最后一个环节
5.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 ( )
A.神经中枢 B.传出神经
C.反射弧 D.效应器
6.如果某一与运动有关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被破坏,其他部分正常,这一反射弧的感受器受到较强的刺激以后 ( )21·cn·jy·com
A.无感觉,不能运动
B.有感觉,不能运动
C.无感觉,能运动
D.有感觉,能运动
7.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产生和传导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⑤
8.以下巴甫洛夫的实验现象中,能确定狗的条件反射已建立的是 ( )
A.给狗喂食时,狗分泌唾液
B.铃声响起,再给狗喂食时狗分泌唾液
C.铃声响起,狗分泌唾液
D.铃声响起,狗不分泌唾液
9.在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能形成多种条件反射
C.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会消退
D.人能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10.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 )
A.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B.学生听见上课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到红灯,停止前进
D.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椐图分析回答:
(1)“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2)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
(3)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 中枢和 中枢参与了该反射;2·1·c·n·j·y
(4)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 。
12.马戏团的小猴子,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台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在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吹哨的信息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应先给予______。(填“哨声”或“食物”)
(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____组。
(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的表现是______;对照组的表现是__ ____。
(5)由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解析】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完成的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狗算算术、鸟听到枪声后飞走和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都属于反射。向日葵的花总朝向太阳,向日葵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反射。属于应激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B【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人的手不慎被针刺破,会缩手并形成痛觉。缩手反射的中枢是脊髓,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由于痛觉形成的路径比反射形成的路径远,所以,发生这种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是先缩手,然后形成痛觉。
4.A
5.C
6.B【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21·世纪*教育网
7.D
8.C【解析】狗吃食分泌唾液,这是狗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响起时,再给狗喂食,这属于培养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的过程,因为建立把无关刺激铃声与狗吃食物分泌唾液这个非条件反射相结合这个条件反射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过程的描述中未能体现该过程的建立的时间,所以还不能确定狗建立了该条件反射;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本来是无关刺激,如果铃声响起狗分泌唾液的话,说明狗已经建立了铃声与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铃声响起,狗不分泌唾液,由于铃声属于无关刺激,所以属于正常现象,无条件反射建立。www.21-cn-jy.com
9.A
10.A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①④②③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3)视觉;躯体运动(4)条件反射
【解析】(1)、(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①角膜→④瞳孔→②晶状体→玻璃体→③视网膜。www-2-1-cnjy-com
(3)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
(4)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2-1-c-n-j-y
12.【答案】(1)反射弧;大脑(2)哨声(3)实验(4)听到哨声;聚集到一起吃食没有反应(5)有关刺激与无关刺激的多次结合就建立了条件反射21*cnjy*com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大鸡对哨声的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用哨声和食物重复结合多次,一段时间后形成的,是经过学习训练获得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21cnjy.com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大鸡对哨声的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用哨声和食物重复结合多次,一段时间后形成的,是经过学习训练获得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地,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的表现是听到哨声,聚集到一起吃食;对照组的表现是没有反应(5)大鸡对哨声的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用哨声和食物重复结合多次,一段时间后形成的,是经过学习训练获得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因此有关刺激与无关刺激的多次结合就建立了条件反射。【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