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1 09: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选择题
1.我们常常在电视画面中看到,救援人员从地震废墟中救出幸存者时,要在其眼睛上盖上衣物,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结构是( )21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瞳孔
2.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22·1·c·n·j·y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睫状体
3.近视眼是指( )2
A.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B.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C.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后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D.眼球前后径过短而晶状体曲度又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后方,看不清近处物体
4.下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
A.1 B.2 C.3 D.4
5.人们将眼睛比喻为照相机,下列眼球结构中具有胶卷功能的是
( )
A.脉络膜   B.视网膜 C.虹膜 D.角膜
6.当你注视同学时,看到同学眼球的白色部分是( )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晶状体
7.如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8.如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
B.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是②
C.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③
D.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9.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听觉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10.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是( )
A.鼓膜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11.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
12.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3.调查表明,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外耳道畅通,经常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B.为避免影响他人,长时间戴上耳机听音乐
C.为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患鼻炎后不治疗
D.为避免损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
14.揉眼睛、抠鼻孔、掏耳道是某些人的“习惯动作”,评价这些习惯,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习惯对人的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B.有的人揉眼后眼球发红,说明他的角膜血管充血了
C.用手指抠自己的鼻孔时一定会擦伤自己的嗅黏膜
D.掏外耳道过深、过猛有可能损坏鼓膜
15.(2016永州)如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具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①鼓膜;②位听神经;③外界声波;④听小骨;⑤神经冲动;
⑥耳蜗内听觉感受器;⑦听觉中枢。
A.③→①→⑥→④→⑤→②→⑦ B.③→①→④→⑥→⑤→②→⑦
C.③→①→④→⑤→②→⑦→⑥ D.③→④→①→⑥→⑤→②→⑦
二.非选择题
17.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
的物像落在【 】________上,这个信息通过【 】________
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从而形成视觉。
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叫做________,
对应于图中的标号【 】,它有折射光线的功能。
(3)根据探究实验或者你的生活经验,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人的瞳孔大小会发生变化,
在明亮的环境中,瞳孔________,以减少眼睛的进光量;在暗处,瞳孔________,以增加眼
睛的进光量。
18.下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外界声波经【 】______收集,通过【 】______
到达中耳引起【 】________振动,振动沿【 】
________传导到内耳,刺激【 】________内的听
觉感受器,产生________,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2)由于鼓室通过________与咽部相通,因此,若鼻咽部发炎易引发中 耳炎。
(3)声波信号转化成兴奋是在【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构成,眼球壁又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能使光线透过;虹膜的中央有一圆孔叫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因此,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多少;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故选D。)
2.C(解析: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眼球由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睫状体和玻璃体等部分构成。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晶状体对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有折射作用,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使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过度变凸而不能恢复,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虹膜内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故选C。)
3.B(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造成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最终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C(解析:在眼球的结构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晶状体,故选C。)
5.B
6.B(解析: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故选:B) 21教育网
7.A(解析:甲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乙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表示正常眼;丙表示近视眼的矫正,丁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因此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方法的是甲和丙。故选:A) 21cnjy.com
8.D
9.C(解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C正确。故选:C)21·cn·jy·com
10.D
11.B(解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造成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解除不适。因此,“人突然从低海拨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到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故选B。)www.21-cn-jy.com
12.A
13.D(解析:A、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扎破鼓膜,这样不利于保护耳,A错误;B、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对健康不利,B错误;C、呼吸鼻疾病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就有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C错误;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正确。故选:D)
14.D
15.C(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内耳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故选:C)
16.B
二.非选择题
17.(1)7 视网膜 6 视神经 视觉中枢 (2)晶状体 3
(3)变小 变大
18.① 耳郭 ② 外耳道 ③ 鼓膜 ④ 听小骨 ⑤ 耳蜗 神经冲动
听神经 听觉中枢
(2)咽鼓管 (3)⑤ 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