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信息的处理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2、过程与方法: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条件反射在人类认知和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逻辑推理能力较差,所以课中要注意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在学生学习了非件反射这部分知识后,有一定的基础上,设计了本节内容。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2、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的生活举例:
1、学生们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引出条件反射的形成。 2、鹦鹉学舌、老马识途、谈虎色变,由这些成语引出条件反射的形成。 21cnjy.com
3、用实物如橘子、山楂等,绘声绘色地描述吃这些食物时的感觉,问学生:听了老师刚才的描述,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呀?引出课题: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大脑的结构。21·cn·jy·com
活动2【讲授】观察分析脑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脑的模型。(或用多媒体展示脑结构的图片)总结出脑的结构。问:经过你的仔细观察,谁能将你的观察结果告诉大家? (鼓励学生:回答得非常正确,观察得很认真。) 要求学生观察大脑纵剖图(课件展示大脑纵剖图),引导学生认识大脑皮层结构特点,大脑皮层表面沟和回的作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总结脑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课本81页的资料分析,认识脑的各部功能。 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分析,说明脑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什么功能。1,说明大脑有什么功能?总结:大脑就象是人体的司令部,其上有许多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2,总结小脑的功能,可再举一些实例:如平衡木运动等。 如果某人走路歪斜,身体协调性不好,可能是身体的什么部位有问题?3,总结脑干的功能。指出:脑干起着桥梁的作用。桥的一边是身体四肢和躯干,另一边是大脑。身体的反应由脑干传给大脑,大脑的指令由脑干传达给身体。脑干具有调节人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干是人赖以活命的重要部位。
活动3【活动】条件反射的形成
人体高级活动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建立。那么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请同学们看书82页“探究竟”的活动,设计一个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思考并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后问:你知道什么是条件反射吗?谁能举些条件反射的实例?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非条件反射,谁还记得什么是非条件反射?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条件反射,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引导学生填写下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反射类型
形成反射弧特点
神经联系
举例
独立思考、填写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比较表。 生活中可见这样一种现象:人在马路上骑车,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我们也能训练小动物红灯停、绿灯行。人和动物的以上行为一样吗?请同学们思考后,谈谈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后,加以评价,从而总结出人类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
活动4【活动】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同学们交流课下查阅的条件反射应用的实例,从而体会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活动5【活动】总结本节内容
小结全课: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二、条件反射
概念: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性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意义:提高了动物和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建立过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
活动6【练习】联系巩固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体现应用性、探究性)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