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传统科技的总结一、科学技术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全是明朝后期人)
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
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商周时期: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甲骨文有疾病记载,已有医学分科。
春秋时期:扁鹊创造“四诊法”
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华 佗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年。
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唐政府—《唐本草》;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农政全书》书影中国古代有那些著名的农学家和农学书籍?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记载的日记。在日记中,徐霞客对沿途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都有详细的记载。游记的文笔清丽新奇,记述详细真实,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 回忆与地理学有关的著作?①《周易》最早提出“地理”名称。周人已具有环保意识。②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绘图的原则;
③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它几乎论述了明朝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几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李贽(明):
主张:批判儒学经典,揭露道学虚伪。
地位: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黄宗羲:
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法制,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 “工商皆本”
地位:思想震动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顾炎武:
主张:强调“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地位: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较大。
王夫之:
主张:“气”、“理”关系的唯物观点,“动”、“静”关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政治要“趋时更新”。
地位:我国古代杰出的唯我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二、进步思想家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采,《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