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长城与北京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长城的起止点;了解故宫的布局;理解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比较秦长城与明长城,培养比较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城的修建,培养其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学习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观看明长城、故宫的插图视屏,培养学生观察、审美的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明长城、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21·cn·jy·com
【教学重点】
长城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对长城、故宫历史地位(价值)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巍巍长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辉煌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帝都的典范。它们融汇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创造力,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底蕴。人们为什么给予长城和北京城如此高的评价呢 学完本课你就不难明白。www.21-cn-jy.com
一、长城越千年
教师:1、说说长城的由来?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领地边境修筑长墙作为防御工事,史称“长城”。
教师:2、关于秦长城你了解多少?
学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长城。秦长城绵延万里,气势雄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2·1·c·n·j·y
二、明长城的修建
教师:1、思考:明朝为何要重修长城?
学生:为加强对蒙古族(元残余势力)和女真族(清新兴势力)的防御,明朝重修长城。
教师:2、议议为什么说明长城和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学生:明长城西起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境内),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菩的城防工程。它和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教师:3、比较秦、明长城的不同点
学生:(1)位置不同:明长城在秦长城的南面(2)起止点不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规模不同:明长城的规模更大、更雄伟
三、北京城的建筑
教师:1、说说北京城的总体布局
学生: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规划严谨。全城由外城、内城(京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四重构成,形成了独特的凸字形布局,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中心、帝王之都的特征。
教师:2、说说故宫的大体布局。
学生:宫殿是明朝北京城的主体。一条从南到北、长7 000多米的干道,把城内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物连贯在一起。整个建筑群庄严凝重、气势恢宏。宫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今称故宫,是明朝的皇宫,北京城的核心。宫城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位于南半部的前朝以奉天殿(皇极殿)、华盖殿(中极殿)和谨身殿(建极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筵宴等的重要场所,是皇权的象征。位于北半部的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辅以东西六宫和御花园,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整个宫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巍峨华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3、说说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
学生:历史地位: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历史价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明长城、故宫。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结晶。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明长城与秦长城的相似处不包括( )
A.长城的走向 B.长城的功能
C.修长城的目的 D.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2.明朝建立后,重修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是( )
A.蒙古族和契丹族 B.大理和西夏
c.女真族和契丹族 D.蒙古族和女真族
3.整个故宫的主体色彩特征是( )
A·白墙青瓦 B.红墙黄瓦
c.黑墙白瓦 D.红墙绿瓦
4.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故宫 B.未央宫
C.阿房宫 D.凡尔赛宫
答案
1-4、DDB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练习
一、选择题
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某中学组织“不大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出发点应是( )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www-2-1-cnjy-com
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2-1-c-n-j-y
4.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1*cnjy*com
5.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来源:21cnj*y.co*m】
6.我国古代建筑技艺高超,也有许多著名建筑工程保存至今.下列建筑工程建成的先后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7.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根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该是
A.明朝的疆域 B.明朝的长城 C.明朝北方重镇 D.清朝北部疆域
8.安徽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某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以下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高超的青铜工艺
B.伟大的建筑工程
C.先进的科技成就
D.独特的医学技术
9.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21·cn·jy·com
11.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 深山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故宫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而修建.请判断它修建的时代应该是(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2·1·c·n·j·y
1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古建筑群”指的是( )
A.长城 B.故宫 C.洛阳桥 D.赵州桥21教育网
13.“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刺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所以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这表明( )
①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加强防御少数民族
②明长城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
③明朝的边患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④明朝刚建立,蒙古族和女真族就同时对明朝的边境构成了威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21·世纪*教育网
14.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便 “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建筑是今天的( )
A. 故宫 B. 长城 C. 圆明园 D. 颐和园
1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皇城 ②宫城 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读图说史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政治角度观察,图一和图二的建筑分别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
(2)上述建筑体现的政治特色分别与两国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2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建筑和政治关系的理解。(1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图:
请回答:
(1)明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2)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明长城?
21cnjy.com
第15课长城与北京城练习
1.D 2.C 3.D 4.B 5.D 6.D 7.B 8.B 9.B 10.C 11.D 12.B 13.D 14.A 15.C
16. (1)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着皇权至上;唐宁街10号平实朴素,体现了民主政治的风格。
(2)太和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宁街10号:君主立宪制。
(3)建筑风格蕴含了政治制度的理念。(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17.(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2)秦朝;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为了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3)明长城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它气势宏大,雄伟壮观,与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但它也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人民带来了负担.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第15课 长城与
北京城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巍巍长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辉煌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帝都的典范。它们融汇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创造力,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底蕴。人们为什么给予长城和北京城如此高的评价呢 学完本课你就不难明白。
一、长城越千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面对长城脱口而出——“太神奇了!
(IT’S MAGICAL)”。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领地边境修筑长墙作为防御工事,史称“长城”。
1、说说长城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长城。秦长城绵延万里,气势雄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河套地区);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
mào
秦长城
2、关于秦长城你了解多少?
为加强对蒙古族(元残余势力)和女真族(清新兴势力)的防御,明朝重修长城。
万里长城
二、明长城的修建
1、思考:明朝为何要重修长城?
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嘉峪关
鸭绿江
6000多KM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境内),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菩的城防工程。它和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2、议议为什么说明长城和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秦
临洮
辽东
嘉峪关
鸭绿江
3、比较秦、明长城的不同点
明长城在秦长城的南面
秦长城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到鸭绿江
明长城的规模更大、更雄伟
(1)位置不同
(2)起止点不同
(3)规模不同
【嘉峪关】地处河西咽喉之地,地势十分险要,自古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敌楼
材料一:孟姜女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4、思考:如何评价长城的修建
材料二:长城虽然一定程度上防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但同时也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百度知道》
功:(1)使中原地区免遭游牧民族的骚扰,抵制外部少数民族入侵,保护中原农耕文明;(2)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原文明的交融,为世界后后人留下了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使长城成为中国形象的图腾和象征;
过:(1)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钱财和资源;(2)给无数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发了人民的反抗,引发阶级矛盾加剧,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小结
明长城西起 ,东到 。
明朝重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嘉峪关
鸭绿江
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目的
故宫全景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都城由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北京城是明清两朝的都城。
宫城旧称紫禁城
今天一般称故宫
三、北京城的建筑
明北京城
宫城
皇 城
京 城
1、说说北京城的总体布局。
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规划严谨。全城由外城、内城(京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四重构成,形成了独特的凸字形布局,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中心、帝王之都的特征。
故宫
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2、说说故宫的大体布局。
宫殿是明朝北京城的主体。一条从南到北、长7 000多米的干道,把城内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物连贯在一起。整个建筑群庄严凝重、气势恢宏。宫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今称故宫,是明朝的皇宫,北京城的核心。宫城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位于南半部的前朝以奉天殿(皇极殿)、华盖殿(中极殿)和谨身殿(建极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筵宴等的重要场所,是皇权的象征。位于北半部的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辅以东西六宫和御花园,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整个宫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巍峨华丽。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内廷 前朝
午门
御花园
乾清门
753米
961米
故宫正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午门高35.6米,主楼面阔九间。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太和门,其中楼左右有钟鼓亭,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主持大典时,钟鼓齐鸣,以示威严。
故宫午门
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为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如皇帝即位、节日庆典、出兵征讨等活动的场所。
太和殿(金銮殿)
太和殿内景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1645年改称中和殿。一般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休息,接受部分官员朝拜。有时皇帝举行大礼,前一天在此批阅奏章和祝辞。
中和殿
中和殿内景
保和殿
故宫内廷最前面,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康熙前,为皇帝居住(16个皇帝的寝宫)与处理政务之处,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章、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乾清宫
乾清宫内景
乾清宫
约为明嘉靖年间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清代册封皇后的仪式和皇后诞辰礼都在此举行。
交泰殿
交泰殿内景(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
交泰殿
交泰殿内景(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
坤宁宫
位于故宫内廷最后面,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代为皇后居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这里是帝后茶余饭后休息游乐的地方。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
历史价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历史地位: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说说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故宫又名 。
明朝北京城由 、 、 三大部分构成。
故宫分 、 两大部分。
故宫的历史地位?
紫禁城
皇城
京城
宫城
前朝
内廷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小结
板书设计
明长城
故宫
明朝重修长城的目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
历史地位(重点)
北京城的构成
故宫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D
1.明长城与秦长城的相似处不包括( )
A.长城的走向 B.长城的功能
C.修长城的目的 D.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巩固练习
2.明朝建立后,重修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是( )
A.蒙古族和契丹族 B.大理和西夏
c.女真族和契丹族 D.蒙古族和女真族
D
3.整个故宫的主体色彩特征是( )
A·白墙青瓦 B.红墙黄瓦
c.黑墙白瓦 D.红墙绿瓦
4.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故宫 B.未央宫
C.阿房宫 D.凡尔赛宫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