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下 三种方法巧解初中化学计算题 教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下 三种方法巧解初中化学计算题 教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1 22: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种方法巧解初中化学计算题
计算题是中考化学的必考题型,在解计算题时如能运用一些巧妙解法,就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节约解题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如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等,分析引起差量的实际原因,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成正比例的一种解题方法.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例1
(2013南通中考)某钢铁厂为分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
20g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气体还原,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反应)后冷却、称重,质量为15.2g.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
20克赤铁矿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铁和杂质,与足量气体充分反应后,得到的15.2克固体的成分是铁和杂质,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氧化铁失去了氧元素生成了铁,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可以根据化学式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由题意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为
例2
(2014扬州中考)向和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和沉淀的总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A.3.6g
B.8.0g
C.16.0g
D.18.0g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每40份质量的氧化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镁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质量增加了58-40=18份;每80份质量的氧化铜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铜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98份质量的氢氧化铜,固体质量增加了98-80=18份,因此,氧化镁、氧化铜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铜都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沉淀后,固体质量增加量都是18份,即每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参加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都是18份.

设参加反应的质量是,
解得
故选:C
二、元素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改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在解一些化学计算题时,也可以运用元素质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题.
例3
(2013盐城中考)将7.
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
14.5g
B.
15.5g
C.
16.1g
D.
18.1g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锌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就是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硫酸锌的质量是:.故选:C
例4
(
2015郴州中考)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锻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6g
B.8g
C.13.2g
D.20g
分析
碳酸钙高温锻烧,减少的质量是的质量,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守恒.

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反应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也是,氧化钙的质量是:,故产生的质量是:,选B
三、极值法
极值法在初中化学中主要用于解决数据不足的计算题或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题,计算时通常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即假设全是某一成分,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一个区间,再利用这个区间来判断.
例5
(2016江宁一模)测得与和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
B.30%
C.50%
D.70%
分析
设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假设全部是,由化学式求出氧元素的质量是:;若全部是,氧元素的质量是:,由于是、、N2的混合气体,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应在两者之间,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32%与64%之间.故选:C
例6
(2016德阳中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
)
A.
Cu—Zn合金
B.
Fe—Cu合金
C.
Fe—Zn合金
D.
Fe—Al合金
分析可先假设5.
6g为某一纯金属,求出其产生氢气的质量,然后结合每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来判断.
若5.
6g全是铜,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产生氢气质量是0;若5.6g全是锌,产生氢气0.
17g;若5.6g全是铁,产生氢气0.2g;若5.6g全是铝,产生氢气0.62g;因此A答案产生氢气的范围在0与0.17g之间,B答案产生氢气的范围在0与0.2g之间,C答案产生氢气的范围在0.17g与0.
2g之间,D答案产生氢气的范围在0.2g与0.628之间,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