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25.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26.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理学地位已经动摇 B.妇女重视儒学
C.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27.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28.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是按照这一法案运作的。1912年3月8日,参议院全体议员表决,正式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力作了严格限制。下列哪一观点对此变化作了较为理性的解读
A.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熟 B.参议院认为责任内阁制比总统制更优越
C.参议院因人设法违背了宪政原则
D.《临时约法》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
29.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A.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
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
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
D.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
30.《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中共犯了“左”倾错误导致“最后决裂”
C.“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31.1959年5
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并得到毛泽东的同意。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左倾思想已引起了党的高度关注
C.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中共中央开始调整经济建设方针
32.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中天使》一诗,颂赞自己的妻子Angel in the House。“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得到温暖。下列哪一观点恰当地解释了这种家庭价值观的成因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女权运动的成果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
33.曾在1961—1968年间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材料中的“危机”
A.涉及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三方当事国
B.源于美苏两国在南亚地区的争夺和对抗
C.反映出二战后世界走向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D.说明了大国控制世界可能使世界局势瞬息万变
34.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35.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到2014年1月,全球共签署区域贸易协定583个,其中,超过400个协定是1995年以来签署的。今天的区域自贸协定的内容不仅包括贸易的自由化,也涵盖投资的自由化,不仅地理相邻国家之间,而且跨区域的国家之间也纷纷签署。下面关于区域一体化浪潮迭起这一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A.兴起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B.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D.不利于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
以中国古代之教育证之,虞之时,夔典乐而教胄子以九德,德育与美育之教育也。周官以卿三物教万民,六德六行,德育也。六艺之射御,军国民主义也。书数,实利主义也。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以西洋之教育证之,希腊人之教育为体操与美术,即军国民主义与美育也。欧洲近世教育家,如海尔巴脱氏纯持美育主义。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2月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918年11月
材料三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度,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
——蔡元培《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1919年6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及其历史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理念并对这一理念进行评析。(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如同文明解体一样,文明的成长呈现出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趋势。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我们尚未发现有什么内在原因能够阻止这种挑战——应战过程无限延续下去,即使历史事实表明,自文明诞生到写作本书时为止,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
从材料中提炼至少两个观点,并运用近代欧美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
.(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是御史监察制度比较发达和完备的时代。设里目的在于监察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言行职事是否合乎法律规范。所谓“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初始广御史台
…
…
有弹邪任之文,无受词讼之例”。开元十四年始规定受事御史之制,弹奏前往往是.‘推及理尽.然后弹之”。御史台推鞠狱公(包括举弹前的推夜)和受命推按,往往不是一日而毕的事,这就需要“留问”——暂时拘捕,于是设置监狱,称为“台狱”。御史台初期只审判皇帝交办的案子,即所谓“制狱”。它与刑部、大理寺联合组成””三司”,具有联席会审的性质。一般说来,凡经御史台推鞠落实后的案子,还得移交大理寺法官详刑定傲,量罪判处。终唐之世,御史台并没有发展成为纯锌的司法机关。唐后期.御史台的职权渐被慢削。在地方上,御史台对钊据和跋厄藩镇是难以行纠举之职的。在中央,宦官势力是御史台不得侵犯的禁区。
——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官制》
(
l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御史台的职权范围。(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御史台的作用。(
9
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对战争责任认定有什么不同?(6分)
(2)国际社会对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分别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影响?(9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来未有之强敌。……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但设海防衙门于近畿,(沿海)七省防务仅以一重臣主之,无论东自奉、锦,南暨台、琼,首尾延袤万馀里,非一人之力才精神所能贯注;而形隔势禁,既无长驾远驭之方,亦开外重内轻之渐,其事可暂而不可久也。查泰西各国,外部、海部并设衙门于都城,海部体制与他部相埒(同等)……且海防二字,顾名思义不过斤斤自守,亦不足以张国威而詟敌情。鄙见外患如此其亟,时势必须变通。应请径设海部。
——李鸿章1884年《请设海部兼筹海军》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筹议海防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鸿章的海防观。(9分)
成都龙泉中学高2014级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参考答案
24—25
B
D 26—30
C
B
C
A
C 31—35
B
A
D
D
C
40.(25分)
(1)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2分)
历史背景:中华民国成立,亟需在思想上清除专制思想残余;借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吸收西方教育理念。(8分)
(2)理念: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分)
评析:辛亥革命不彻底;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激烈交锋。(6分)推动思想解放学术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4分)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思想自由的理念是无法实现的。(2分)
41.(12分)
示例一:观点:文明成长动力来源于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
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使工业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选区议席,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促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示例二:观点:文明成长中应战会激发新的挑战
说明:近代早期英国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于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落后的手工生产以难以满足现实需要,这给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革新的要求,最终推动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工厂替代工场。
示例三:观点:未能持续应战导致文明衰落
说明: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开展有激发了民众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热情,而波旁王朝统治者仍然固守专制统治,拒绝进行进步改革,最后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人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共和国并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说明: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监察百官;起诉和审判案件;拘捕官员;弹劾官员。(6分)
(2)对官员的监督,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
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分)
初期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有效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2分)
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司法机关,职权容易被牵制削弱;后期由于专制主义集权的削弱,其监察作用受到抑制。(3分。指出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司法机关,其监察作用有限即可。)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战争责任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3分)(或严厉处罚了战败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3分)
(2)处理影响: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严厉处罚,饱受割地赔款之苦,(2分)民族主义情绪恶性膨胀,为希特勒的上台营造了有力的社会条件;(3分)二战后: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4分)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可知二战后有对战犯个人的惩罚,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一战后的处置是在巴黎和会上按照战胜国的意图对战败国进行的处罚和制裁。
(2)影响:国际社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使得德国在巴黎和会后在军事、政治、赔款和海外殖民地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厉制裁,饱受割地赔款之苦,但是这也激发了德国后来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希特勒上台制造了借口。二战之后的制裁除了制裁国家外,还增加了对战犯个人的处罚,这有利于彻底清算战争发动者的罪行,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后人地的作用,对维护和平更有利。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背景:中国国门洞开;列强共同侵略;
西方科技军事先进。(每点2分,共6分
(2)评价:学习西方,筹建海军,设立海部;
具有民族危亡意识,推动中国海防近代化;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天朝上国国威的局限性。(每点3分,共9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等信息进行分析。(2)从李鸿章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具有民族忧患意识,希望建立强大的海军保卫国家。同时也希望军事的强大能够维护清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