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7
二、古诗词默写。本大题
9
小题,共
10
分
—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联考
6.
请把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10
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
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语文科试题
(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命题学校:龙岗实验
命题人:邱杰
审题人:
赵查
(3)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说明:
(4)苔痕上阶绿,
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5)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2.全卷五大题,共
4
页。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
(7)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叠。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作文写在非选择题区的作文格内。
(9)杨绛先生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她的学生既钦佩她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她年老体弱。对此,先生引用苏轼《浣
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自勉。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题)
三、本大题共
3
大题,共
33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7—9
题。(9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A.譬喻
pì
缄默
jiān
酝酿
liàng
瘦骨嶙峋
líng
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
.
.
pēng
ì
sòng
fèi
(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B.澎湃
褪尽
tu
诉讼
颠沛流离
.
.
.
.
ǐ
luè
zhù
hún
[乙]
苏子美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chān)之。闻子美读《汉C.咫尺
zh
劫掠
伫立
囫囵吞枣
.
.
.
.
lóng
piē
í
cù
书 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D.葱茏
瞥见
祈祷
q
猝然长逝
.
.
.
.
曰‘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节选自陆友《研北杂志》)
A.
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B.
面对各方的批评与质疑,他理直气壮,念念有词。
....
(1)每有会意
(2)造饮辄尽
.
.C.
听闻总统朴槿惠的闺蜜干政事件后,韩国民众义愤填膺。
....
(3)曾不吝情去留
(4)遂满饮一大白
..
.
D.
“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语既出,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民众话语,被广泛传播。
....
3.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1)好读书,不求甚解。
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
(2)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9.老子言:“知人者智也。”即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阅读甲乙两文,请你说说五柳先生和苏子美有着怎样共同的性格
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特征。(3
分)
D.深圳市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4.
(二)阅读《唾液的神奇新角色》,完成
10—13
题。(10
分)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唾液,亦称口水,是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①由于对陌生生命的不了解,差点儿把她给浇死了、晒死了。
然而在现代,却向来给人以不洁不雅之感。唾液是由三对大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②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我把她重新栽种了。
液,在口腔中混合而形成。人的一生大约会产生
236000
升的唾液。唾液可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还可清洁口..③翠绿欲滴的叶肉,边缘两侧一排整齐的小刺,中间的小芽伸得笔挺,仿若要挣脱周围老叶的呵护。
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起冲淡和中和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粘膜上④后来不理不问,反而生长得更好。
洗掉。唾液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在食物还未与胃酸混和前,胃内食糜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⑤我无意中在阳台发现了一颗被人遗弃的不知名的小草,那残存的一抔泥土维系着她弱小的生命。
A.
B.
C.
D.
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硫氰离子具有杀菌作用,粘蛋白不仅有润滑作用,进入胃后,还可中和胃酸,并在⑤②①④③
⑤①②④③
①④⑤②③
⑤③①②④
5.
胃酸作用下,附着于粘膜上,对抗胃酸对胃粘膜的腐蚀。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今唾液华丽的转身,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
)
有了不少新角色。
A.“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杉、金花茶等……”这句话中的省略号使用正确。
②令人反感的口臭,对人们的社交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被称为“龙之气息”的口臭与细菌有着莫大的干系,
B.“整治违建是‘城市质量提升年’的一项攻坚任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整治违建是任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口臭影响自己的社交生活之前发现症状,科学家在唾液中寻找到了答案。口臭源自蛋白的分解
C.“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这个比喻句运用得非常恰
物,而蛋白的分解需要依赖一种由细菌分泌的,存在于唾液的蛋白酶,以色列的一位微生物学家发明出一种衡量
当。
蛋白酶数量的试纸,在口腔中轻轻蘸取一丁点儿唾液后,如果试纸变蓝,那就意味着使用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口气
D.我们学过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了,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口气影响我们社交活动之前进行处理,以保持口气的清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6-20
题)
③唾液中不但含有导致口臭的“坏”蛋白,还有方便诊断的“好”蛋白。
初三语文第1
页
共
2
页
④当人罹患心脏病时,心肌会不时地发生缺氧,这时心肌酶就会产生,经由机体内的各种循环系统,唾液中
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也会出现心肌酶的身影。因此取少许唾液,对其中的心肌酶加以检测,便可帮助诊断心脏病。目前医生主要利用
⑽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
心电图来诊断心脏病,然而其正确率只有
75%;经测试,如果心电图和唾液心肌酶检测相结合,可以实现高达
95%
唠叨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的正确率。有专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唾液检测法有望成为救护车上使用的标准检测方法。
⑾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
⑤由于唾液的取样比血液、尿液等其他体液方便很多,科学家挖掘出了越来越多的唾液新功能。美国卫生官
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员宣布政府已经批准了唾液快速检测艾滋病病毒
HIV
法。这种前所未有的方法能够在
20
分钟内提供结果并且准确
⑿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儿,我轻轻
率达到
99%。常规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需要抽取血液,而这样的唾液检测法,研制成制剂,则有可能像怀孕检
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测法一样可以在药店非处方销售。
(选自《中国作家》)
⑥永葆青春,返老还童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事情,唾液中就含有这样极具魅力的物质——腮腺激素。这种
14.通读全文,请谈谈你如何理解题目“锁不住的目光”。(3
分)
激素是由腮腺分泌的,许多学者认为它是“返老还童”的激素。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
15.请赏析第⑴段中的划线句子。(4
分)
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所以,唾液在美颜、护肤、美容方面亦有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用武之地,“颜色憔悴,所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晨静坐,闭目凝神,存养神气,冲胆自内达外,以两手搓
16.读一读第⑿段的划线句“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请你分析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理。(3
热,拂面七次,仍以漱津涂面,搓拂数次。依按此法,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颜悦泽,大过寻常矣。”因此,
分)
用唾液涂抹面部,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容养颜效果。
17.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⑦正如中医所言“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中医讲的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唾
行渐远。”锁不住的目光里,有着说不尽的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生活中某次目送的经历。(4
分)
液就是这么一种重要的物质,随着科技的进步,科研人员对唾液的研究越来越多,唾液的功效也为人们了解得越
四、名著阅读题。阅读下面的图片,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来越透彻,这对推进生物医药卫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自《中国科学院》)
10.通读全文,请你概括唾液有哪些新角色。(2分)
11.第①段“人的一生大约会产生
236000
升的唾液。”这个句子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图片显示的内容取材于苏联作家
的长篇小说
12.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
》。(2
分)
13.你还知道自然界中有哪些神奇的现象?请举出两例。(2
分)
19.从整部作品看,请你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三)阅读《锁不住的目送》,回答
14—18
题。(14
分)
分)
⑴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唠叨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
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⑵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阑珊了。我知道,离
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絮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
的。她的唠叨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⑶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
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
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旁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
五、本大题共
1
题,共
43
分
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
20.命题作文(作文
40
分,书写
3分)
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郑振铎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
开心。
是失败时的伴侣。”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要求如下:
⑷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唠叨声。
①请你以“我的母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不超过
900
字的文章;②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
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无法避免,请以
代替。
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⑸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
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
小时候的女儿。
⑹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⑺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⑻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
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
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⑼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
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
初三语文第2
页
共
2
页2017届初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座位号: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注意事项: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1.
填涂时,请使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以盖住盖满框内范围为准。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2.
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除干净,保持答题卡整洁。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3.
试卷不得折叠、损破。
[
]
4.
缺考标志,考生禁止填涂!
缺考: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共2面
▲800字
▲200字
▲1000字
▲400字
▲1200字
▲600字
▲621字
▲1266字
共2面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联考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题
(10分)
DBAAB
二、古诗词默写
6.(10分)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坐观垂钓者
(4)草色入帘青
(5)
蒹葭苍苍
(6)
千树万树梨花开
(7)
燕然未勒归无计
(8)
思而不学则殆
(9)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本大题共3大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9分)
7.
(共2分,每空0.5分)
(1)会:体会,领会。
(2)造:往,到。
(3)吝情:舍不得。
(4)白:酒杯
8.
(共4分,每小题2分)
(1)他爱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有这样好的下酒物,喝一斗都不算多啊。
9.
(共3分,每点1分)
五柳先生和苏子美同是爱读书(1分)、爱饮酒(1分)、性情洒脱随性率真(1分)的人。
(二)阅读《唾液的神奇新角色》,完成10—13题。(10分)
10.(共2分)唾液的新角色有:唾液蛋白酶可以检测口气(0.5分)
;唾液心肌酶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病(0.5分);唾液可以快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0.5分);唾液涂抹面部,能收到美容养颜效果(0.5分)。
11.(共3分)不能删去(1分,若只表态,没说理由不给分)。大约是大致估计的意思(0.5分);这句话是说人一生产生的唾液有236000升,不是精确的数字(0.5分);如果删去,就与事实不符(0.5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12.(共3分)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用具体数据科学准确地表明了心电图和唾液检测相结合比单纯利用心电图检测心脏病正确率大幅提高,从而突出强调了唾液检测法具有重要价值。(2分)
13.(共2分,每点1分)自然界的神奇现象示例:
人们打哈欠会传染;人老后,色素细胞衰退,头发变白;变色龙会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肤色;猴面包树储水功能强大。(写出两点即可)
(三)阅读《锁不住的目送》,回答14——18题。(14分)
14.(共3分,每点1分)表达了母亲困居楼上的孤独与忧郁;母亲对儿子的依恋与不舍;儿子对年迈母亲的疼惜与感动。
15.(共4分,每点1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趴在阳台边守望的母亲比作半枯的藤蔓(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年迈衰老之态和对儿子的依赖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不忍母亲老去的痛楚(1分)。
16.(共3分)“狠心”“快速”“逃离”这几个词,可以感受到作者把母亲独自留在家中是非常不忍心和担心的;作者内心有不能时时守候母亲的愧疚与不舍;有被母亲目光拥抱的感动。
17.(共4分,紧扣题旨,语句流畅,言之成理即可。抄题干不给分。)示例:人生中读懂每一个默默目送的眼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9年前,胆小的我是在妈妈笑盈盈的目光中成为一名小学生,那时妈妈内心是担忧;9年后,我将再一次在妈妈泪盈盈的目光中成为一名高中生,那时妈妈内心一定是欣慰。
四、名著阅读(4分)
18.(2分,每空1分)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2分)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五、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