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计60分):
1-5 CCBAC 6-10 CCCAA 11-15 ACCCD 16-20 BDBDD
21-25 CCDCA 26-30 ABCBA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40分)
31、(1)土地改革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分)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4)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依靠在土地改革中形成的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推行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4分)21教育网
32、(1) ?物资奇缺,工农业比例失调。(2分)
(2)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2分)
(4)1952—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2分)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2分)
(6)1978年、1982年,重新修订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6年《民法通则》的制定。(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21·cn·jy·com
(7)?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民主与法制建设。(4分)www.21-cn-jy.com
33、(1)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155年。(2分)
(2)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分) 21cnjy.com
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答对两点得2分)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下列有关西藏解放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年,达赖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B.?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拒绝了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D.?1952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和市民的热烈欢迎
3、?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使美军没有胜利的原因是( )www-2-1-cnjy-com
①中共中央的英明决策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国内外正义力量支持中国人民抗美援朝④朝中人民团结作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21·cn·jy·com
A.?《千年局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
6、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大包干是摇钱树,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 五一节小亮家要买一辆汽车。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亮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版权所有:21教育】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
8、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9、 今年(2014年)8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
A.?78岁的李会师B.?62岁的宋支前C.?60岁的王援朝D.?58岁的赵跃进
10、依据以下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
11、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12、“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21·世纪*教育网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2-1-c-n-j-y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4、1968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获得了最多票。但当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要颁奖给老舍时,却发现老舍已经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致死,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因此中国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老舍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致死突出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1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这些挫折和失误的表现有( )21*cnjy*com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两个凡是”思想 ⑤对外开放⑥农业生产合作化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
16、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来源:21cnj*y.co*m】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7、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18、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19、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21*cnjy*com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1、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A.?按劳分配B.?股份制改革C.?政企分开D.?多种所有制并存
22、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3、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4、著名的《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照片,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
A.?邓小平同志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B.?邓小平同志参加了开国大典
C.?邓小平同志带领我国走上了富强D.?邓小平同志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5、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为西藏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www.21-cn-jy.com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D.?西部大开发
2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我国规定:少数民族即使达不到法定产生一名人大代表的人数,至少也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 )
A.?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民族分裂主义D.?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28、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29、我国能够成功地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国际地位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增强C.?军事力量的壮大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0、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庸。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21教育网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40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其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三次非常重要的探索。请回答:21cnjy.com
? (1)?三次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6分)
? (2)?土地改革在所有制方面有何变化?(2分)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4)?选择三次探索中成功的一次探索,谈谈其意义。(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仅1亿吨,一块钢材、一枚铁钉都得依赖进口,工、农业总产值比例为3:7,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经过60年奋斗,我国经济天翻地覆,粮、棉、油、肉、禽、煤、钢、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速路四面畅达……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万亿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中国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国民经济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2·1·c·n·j·y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述评》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出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2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法律,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2分)
(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为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发展而开展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使国家和人民遭遇到建国后曾未有过的经济困难。(2分)
(4)?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2分)
(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__________,在城市首先建立____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2分)
(6)?联系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4分)
(7)?根据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历程,分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3、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2分)
(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2分)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