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22 12: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第25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唐朝的民族关系二、唐朝的对外交往一、唐朝的民族关系(一)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和睦的民族关系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一)开明的民族政策1、原因
2、概况
3、表现1、原因 唐统治集团拥有鲜卑族血统,大多数统治者心目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大为淡薄;唐朝开放的人才策略,文臣武将多胡族出身。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思考: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什么样的态度? 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 开明;平等;一视同仁2、概况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民族众多,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着友好密切的联系。 唐人一词的源自唐代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从唐太宗贞观开始,逐渐的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人美国纽约的唐人街英国伦敦的唐人街3、表现(5)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藏族的祖先吐蕃 松赞干布塑像
(现收藏于西藏大昭寺) 文成公主像
(现收藏于西藏布达拉宫 )A、7世纪前期阎立本《步辇图》B、唐中宗时思考:唐蕃通婚有何意义? 增强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C、9世纪初二、唐朝的对外交往1、概况
当时的中外交往出现了( )的局面
2、原因(1)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2)先进的文化、经济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对外交通发达3、表现(1)日本遣唐使
(2)大食、新罗、天竺的遣唐使盛况空前4、典型(1)玄奘西游
(2)鉴真东渡 (1)玄奘西游 ①时间:
②目的地:
③成果:
④影响:627—631年
天竺
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玄奘西行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书影(2)鉴真东渡时间:
目的地:
经过:
贡献:
唐玄宗时期日本六次东渡不仅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学以及文学、绘画等传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鉴真坐像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僧人僧人日本天竺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结伴独行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弘扬佛法求取佛经4、影响唐朝对内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有何影响? 综合本节课所学,从范围、内容、方向角度归纳归纳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范围广,与唐朝通使得国家达70多个。
(2)内容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商品贸易等方面。
(3)具有双向性,既向外输出文化也吸收他国先进经济文化。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布达拉宫大昭寺吉备真备空海平假名片假名日本的文字源于……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玄奘西游路线图长安B4、D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