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4-22 19: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横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图1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2、PQ段铁路修建后对该地区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内河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5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7.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8~9题。
8.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9.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 城海拔1048 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10~12题。
10.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11.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A.大气散射作用
B.晴天多,光照充足
C.海拔高

D.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12.当流经K 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 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如图所示,闸门打开或关闭依具体情况而定。据此,回答13~14题。
13.当闸门全部关闭时
A.河水盐度将明显增加
B.可防止风暴潮淹没低地
C.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D.易于实施退田还海工程
14.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有利条件有
①坚固的岩质海岸
②河海实现联
③天然的避风港湾
④结冰期较
⑤广阔的经济腹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5.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断层陷落
B.冰川侵蚀C.河流侵蚀
D.火山喷发
16.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A.50米
B.200米C.400米
D.600米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那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l是纳马夸兰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18.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交通进步
D.政策支持
2015年8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34°N,118°W)为推抗旱新方法向水库投放直径约为10厘米的黑色塑料球,让整个水库表面完全被9600万个黑球覆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向水库投放黑色塑料球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水库的水位,增加水库的供水量
B.
遮蔽太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C.
吸收太阳光,增加水库周围降水量
D.
控制水面流动,减少水库泄水量
20.
在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

A.
水库中藻类的数量减少
B.
库区周围地区水质下降
C.
水库地区的水循环活跃
D.
水库水温会大幅度升高
阿拉斯加输油管,主线起自北部普拉德霍湾的G1,终止于阿拉斯加湾的不冻港G2,它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石油管道。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位置及管道景观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城市G2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
B.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
D.降水季节变化小
22、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A.
800千米
B.1200千米
C.1600千米
D.2200千米
23、该石油管道的铺设主要为高架的形式,其克服的主要困难为

A.地形复杂
B.沼泽众多
C.动物迁徙
D.冻土广布
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图4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读图回答24—25题。
24、从图中分析,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5、2016年1月我国正式全面放宽二孩政策后,则上图中预测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年份是
A.2020年以后 B.2025年以后 C.2030年以后 D.2045年以后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0分)
26.材料一 陕西苹果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苹果汁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84%和世界的1/3。
材料二 2014年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
材料三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图甲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乙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简述陕西苹果汁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施工过程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简述引汉济渭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8分)
(3)据图乙描述古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碛对形成古渡的作用。(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有“羊上树”奇景,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及相关资料图。
分析马拉喀什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4分)
(2)推测“羊上树”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3)写出阿甘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意义。(4分)
(4)说明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6分)
28.
(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D
6~10
:BBCDD
11~15:ACBCD
16~20:BCCBA
21~25:DBDCC
二、综合题
26.(20分)
答案 (1)条件:苹果产量大;苹果价格便宜;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地价便宜;鲜果市场相对较小。(1点1分,共4分)
(2)自然障碍:地形。有利影响:缓解工农业生产用水紧张(促进工农业发展);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利于回补地下水(减轻地面沉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污染;适当增加当地人口容量。(8分)
(3)分布特征:位于河流交汇处;碛附近上游河段。作用:碛阻挡水流,水位抬升;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水位季节变化小(枯水期渡船不易搁浅)。(8分)
27.(20分)
答案:(1)受西风暖湿气流影响;(2分)夏季南部山地阻挡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气流侵入。(2分)
(2)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地表水较少,多为季节性河流:为贫瘠的荒漠土: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动物耐饥渴能力较强。(任答三点,得6分)
(3)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2分)防风固沙,防治土地沙漠化扩大;(2分)保持生物多样性。(2点4分)
(4)果实生长周期长,产量较低;(2分)纯手工制作,生产工序繁杂:(2分)工业化水平较低。(6分)
28.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4分)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