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间。(教材第82、第83页)
1.学会记录时间,能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2.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重点:学会记录时间,能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课件。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经过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上学时间”的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看,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82页情景图)
生1:淘气7时30分从家出发去上学,7时50分到达学校。
生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我们知道淘气在上学路上的时间是从7时30分到7时50分之间,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知道淘气在上学路上用了20分。
师:淘气每天在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 这个问题只有经过实际调查才有发言权,妄加猜测是不行的。我们可以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看看每天用的时间一样吗 想想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可能会说:
·要制作一个记录表。
·要认真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师:究竟怎样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呢
生1:先记录从家里出发时是几时几分,再记录到达学校时是几时几分。
生2:先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对准,否则测得的结果就是不准确的。
师:想一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上学路上不能贪玩。
师:瞧,这是淘气一周内每天出发和到校的时间记录,请你帮他填出路上用的时间。(出示课件: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得出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星期一淘气路上用的时间是23分;星期二淘气路上用的时间是24分;星期三淘气路上用的时间是24分;星期四淘气路上用的时间是25分;星期五淘气路上用的时间是23分。
师:淘气这周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淘气每天上学路上最长用了多长时间 最少用了多长时间
生:淘气这一周里面星期四上学路上用的时间最长,是25分,星期一和星期五上学路上用的时间最短,都是23分。
师:接下来我们也要用一周的时间来记录自己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周后我们要在小组里交流各自在上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地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提供的淘气一周的上学时间记录表这一素材,引导学生学会测量和记录时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上
学
时
间
记录表
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般是感性的、点滴的,教师需要通过一节课把这些点滴有条理、有层次地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每天的生活中关于经过时间的问题很多,上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更是学生所经常询问的,但是究竟怎样测出结果,怎样记录还没有系统地认识,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A类
亮亮的活动时间表
时间
3:00~3:20
3:30~4:00
4:10~4:35
4:45~5:30
活动
读书
练琴
做作业
玩
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读书 练琴 做作业 玩
(考查知识点:认识时间;能力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B类
过5分是 过10分是
过15分是 过40分是
(考查知识点:计算时间;能力要求:结合具体要求计算时间。)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读书 练琴 做作业 玩
B类:
6:35 7:30
6:00
3:40
“重复”的奥妙。(教材第84、第85页)
1.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概括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少数民族是如何庆祝自己节日的吗 那热闹、喜庆的场面该多么令人兴奋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教材第84页情景图)
师: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规律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发现队伍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
·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两面长方形旗子,一面三角形旗子,两面长方形旗子、一面三角形旗子……
·我发现花盆的摆放是有规律的,两盆绿色的,两盆红色的,两盆绿色的,两盆红色……
·灯笼的悬挂也是有规律的,一盏大灯笼,一盏小灯笼,一盏大灯笼,一盏小灯笼……
师:下面表示规律的方法,你看懂了吗 说一说。(出示课件:教材第84页表示规律2)
生1:第一种表示方法用的是符号,用“ ”“ ”两种不同的符号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花盆,符号的排列规律就是花盆的排列规律。
生2:第二种表示方法用的是数字,用“1”“2”两个数字的排列规律分别表示两种不同颜色的气球的排列规律。
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它们都是重复出现的。
师:你能把图中的规律分别再继续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会说:
·如果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大灯笼。
·如果接着插一些小旗,下一面应该是长方形的旗子。
·如果再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黄色的花,再下一盆还应该是黄色的花。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可能会说:
·今天是星期几,再过7天以后还是星期几。
·音乐课,我们打的节拍:蹦擦擦,蹦擦擦……
·每年都有春、夏、秋、冬。
·我们的属相是每12年重复一次。
……
【设计意图:情景图中有规律排列的现象很多,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与交流,然后由易到难地呈现问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师:在数21世纪教育网宫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分享;有什么疑问,看大家是否能帮助你解决。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参与课后总结,为新知识理顺思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重复”的奥妙
重复出现
有规律 1 1 2 、 1 1 2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发现规律。
2.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一层层教学知识的深入,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A类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
(考查知识点:排列规律;能力要求:会表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B类
找出规律,继续画一组。
(考查知识点:排列规律;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23、1123、1123……
B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