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
1.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2.关于阿长。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wù)
惧惮(dān)
粗拙(zhuō)
掷(zhì)
震悚(sǒng)
chuāng(疮)疤
孤shuāng(孀) jié(诘)问
pī(霹)
雳
3.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阿长。 写了阿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擦擦、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2)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地位低下、渴望幸福、淳朴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人。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
(4)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二、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
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写“憎恶”“讨厌”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作铺垫,更好地突出重点。
三、精读精练。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四、拓展提升。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段不超过300字的小短文写下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