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
2.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
教学难点
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
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鲁迅与时间》
二、新课
(一)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
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
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
师:确实,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示2句话)
(二)深读课文,仔细品味:
1.出示句子:
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
(1)找:找出重点词语。(勤勉、懒散、悔恨。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
(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
训练: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中去说一说。〈时间给勤奋的人会带来智慧和力量!而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懊悔。〉
(3)联: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
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
讨论:
①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一生写作640万字,相当于本册语文书122本左右,平均每年写7本。
②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
③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呢?(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奋。因此可以说,时间给鲁迅带来智慧和力量。)
朗读训练(句子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4)想:句子的含义。结合对重点词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出句子的含义是:时间,每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奋的人能做很多事情,为人类做出贡献;而懒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
2.出示句子: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照前学法,先小组学,再交流。)
(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愿挤。
(2)学:学懂词义,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中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
(3)联: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
讨论交流:
①学习第2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抓紧时间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句子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叹之情。
②再学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写作、翻译、编集、整理日记、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讨论: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4)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海绵中能挤出水,繁忙中能挤出时问。时间是掌握在人手里的,一个人只要抓紧,再忙也会有时间。
3.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所以要概括他的辉煌一生,完全可以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形容:
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出示句子:
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仍按前方法,先自学,再交流。)
(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巨大贡献、争取。
(2)学:学懂词义,“巨大贡献”是极大的贡献,文章中指“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争取”的意思是主动、积极地力求达到。
(3)联:联系课文的有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文章中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
(4)想:想想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他的巨大成就,是跟他一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分不开的。
(三)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鲁迅一生的巨大成就跟“时间”有关系呢。
2.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jīng
rén
shù
zì
shí
jiān
shuì
jiào
fán
máng
shàn
yú
hǎi
mián
(
)(
)(
)(
)(
)(
)(
)
2.填合适的词语
(
)的力量
(
)的年华
(
)的贡献
(
)的智慧
(
)的人
(
)的一生
3.按要求写句子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改写成反问句和陈述句)
四、总结
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大家还记得吧,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可见从小就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对待时间的态度,能做到吗?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4节。
2.搜集鲁迅作品,并阅读其中的一本。
六、板书
鲁迅与时间
(1881---1936)55岁
作品:640万字
抓紧时间
善挤时间
《鲁迅与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繁忙、勤勉、懒散”等词语的意思。
2.读清文中的数据,理解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的含义。
3.积累文中的两句名言,并能够收集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教学重点
读清文中的数据,能够抓住这些数据简要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迅的生平。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竖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资料,制作相应的课件。
学生:1.读课文。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揭示课题:
鲁迅,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家。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他的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描写了鲁迅是如何对待时间。
板书课题:《鲁迅与时间》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交流。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关于生字,读准字音,辨别字形。出示字词:
宝贵
繁忙
遗产
勤勉
懒散
虚度
贡献
统计
悔恨
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
(2)理解词义
逝世:离开人世。
善于:擅长。
懒散:形容精神松懈,行动散漫。
繁忙:比较忙。
虚度:白白的浪费时间。
(4)用“虚度”、“善于”各说一句话。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
2.开火车朗读,其他生纠正错误。
3.快速浏览课文,交流:
课文描写了鲁迅先生一生勤奋工作,珍惜时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段意:
第1自然段:概括写鲁迅先生一生写的文章。
第2自然段:鲁迅先生平时是怎么节约时间的。
第3自然段:别人过除夕的时候还在有计划的工作。
第4自然段:这么大的成就是从时间老人那里取得的。
(四)品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质疑问难:
文章为什么用上了一系列数据来描述鲁迅先生的贡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数据化的描述、对比,让我们更明确了鲁迅先生是怎么利用时间的。
2.读课文,找出鲁迅先生对待时间的句子: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节。
小组进行背诵比赛,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时间的格言:
1.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时间一分,贵如千金。
4.失落光阴无处寻。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7.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事。
8.爱护自己的人必将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guì
wén
huà
yí
chǎn
tǒng
jì
fā
biǎo
shì
shì
(
)(
)(
)(
)(
)(
)
2.填合适的词语
(
)的数字
(
)的客人
(
)的除夕
(
)的水
(
)的文章
(
)的工作
3.按要求写句子
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
用“即使……也……”说一句话。
四、总结
鲁迅不仅在平时抓紧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过节时,仍然辛勤工作。作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选择了鲁迅平时是如何抓紧时间的,同时通过一连串的数据,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在除夕鲁迅是如何辛勤工作的。这样特殊的情况,更能反映出鲁迅对时间的珍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作业
1.积累好词句。
2.背诵第4小结课文。
六、板书
《鲁迅与时间》
抓紧时间 平时
善挤时间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