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文档属性

名称 《望海潮》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24 12: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望海潮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背景柳永?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
3、掌握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 盛景。
2、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重难点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名句欣赏。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诵读法
3、启发点拨法
4、比较法: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总括钱塘繁华)
(都市人众荟萃)
(钱塘湖雄伟壮丽)
(人民富有)
(总括湖山之美)
(民众悠闲的生活)
(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歌颂地方官政绩) 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展现国泰民安风貌,也有表达了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点 染 艺 术 手 法太平、富庶、 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
赞美
艳羡“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天净沙?秋思 ?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 繁华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染 点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重湖叠巘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小结本词1.词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作 业:
1.诵读,鉴赏,默写,体味本词
2.完成本词《新课程学习辅导》
3.把本词改写为散文诗。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