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24 13:19:18

文档简介

《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www-2-1-cnjy-com
(2)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来源: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21·cn·jy·com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情感体验、材料解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
教师:你想知道为什么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为什么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为什么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吗?学习了《土地改革》你就能找到答案。21*cnjy*com
二、新课学习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2-1-c-n-j-y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此必须得到谁的支持?而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解决什么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巩固人民政权;必须得到农民支持;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展示:《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教师: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农民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因为长期遭受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根源是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展示旧中国土地占有情况
阶级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社会地位 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被剥削阶级,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教师:阅读课文结合材料你能归纳出土地改革的原因吗?
学生思考、归纳: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展示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cnjy*com
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说出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步骤、 措施和结果。
学生归纳:
主要地点: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
步骤: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措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
展示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
教师提问: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旧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也表明土地改革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版权所有:21教育】
展示表格: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分类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 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展示材料: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展示材料: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21cnjy.com
材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www.21-cn-jy.com
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21·世纪*教育网
结合材料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一,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第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第三,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展示相关图片体现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
土地高度集中 实行土地改革
农民无地 颁布《土地改革法》 历史意义
阻碍农村经济 基本内容 摧毁、翻身、巩固、解放
和社会发展
四、课堂练习
1、 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B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国统区 D、少数民族地区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一部有关土地改革的法律,这部法律是( B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农村土地承包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可以在土地改革中分得的? ( D )2·1·c·n·j·y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D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出处:21教育名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件?哪一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土改确立的是土地私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
(4)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悯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惠农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乐农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分析土地改革背景,让学生明确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介绍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时,制作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表,以此表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分析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本课重点,在教学时结合图片、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土地改革的时间、目的、方法、结果,加深记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点。由于理论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所以在备课时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巩固等几个方面,化解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例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使学生感受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土地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三农”问题也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热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一些惠农政策,它是(  )21教育网
A.三大改造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变土地私有为公有 D.免除农业税
2、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4、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6、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说明了(  )www.21-cn-jy.com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面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此材料的出自我国哪部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此材料,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此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3)此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ABBC ABACD
二、材料解析题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开始,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献。阅读上述材料可知,依据课本所学知识,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并于1952年底彻底完成,标志着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瓦解,人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时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21·cn·jy·com
(3)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土地改革
导入
你想知道为什么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为什么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为什么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吗?学习了《土地改革》你就能找到答案。
新授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一: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此必须得到谁的支持?而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巩固人民政权;
必须得到农民支持;
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农民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
因为长期遭受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根源是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阶级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社会地位 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被剥削阶级,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阅读课文结合材料你能归纳出土地改革的原因吗?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阅读课本,说出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步骤、 措施和结果。
主要地点: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
步骤: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措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讨论
3、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也表明土地改革富有人文主义精神。
1、旧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分类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 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土地改革的意义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说明了
什么?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第一,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烧地契
第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第三,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土地高度集中 实行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 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 基本内容 摧毁、翻身、巩固、解放
和社会发展
总结
练习
1、 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国统区 D、少数民族地区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一部有关土地改革的法律,这部法律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农村土地承包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
B
3、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可以在土地改革中分得的? (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D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2)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件?哪一年颁布的?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土改确立的是土地私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
(4)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悯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惠农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乐农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