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4.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能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21世纪教育网
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
知识点1.质量的概念,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
例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6-1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6-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
______;
②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6-1所示的情况,他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5)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例2、怎样测量水的质量?如下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步骤
1、测量空烧杯的质量。2、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3、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方法二:步骤
1、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2、倒出水测量空烧杯的质量。3、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用哪种方法测可以使测量误差减小?原因是
。
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比值(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知识点2:密度的概念
例3: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
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上表空格处为_________.
(2)比较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3)比较1、2和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例4:1)如图6.3-4所示为质量-体积图像,则可以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有(写三条即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铜块,_____的体积最大;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铜块,_____的质量最大。(已知ρ铜>ρ铝>ρ木)
知识点3:密度的测量
例5: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下面是某同学测量的实验过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人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0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
。
2)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应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
“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人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52g;
4)C步骤中,适量水的含义是
5)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例6:下面列出测量牛奶密度三种操作方法及步骤,比较说明最合理的是哪种?
方法一: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用量筒量出适量的牛奶的体积为V1;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方法二: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牛奶的总质量为m;用量筒量出烧杯中牛奶的体积为V1.
方法三: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牛奶的总质量m;将烧杯内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内,测出部分牛奶的体积为V1;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0.
五、【当堂反馈】
1.单位及单位换算: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
_;一个苹果质量约150
;
20L=
dm3=
m3;8mL=
cm3=
m3
2.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平衡,若分度盘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如何调节(
)。天平平衡后,再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又发现分度盘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减少盘中的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D.调节游码
3.如图,某品牌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kg。喝掉一半后,所剩部分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4.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上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__g,体积是_______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_______kg/m3。
5.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
)
A.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
B.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
C.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
D.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
6.水的密度是
kg/m3,表示物理意义是
。
7.下表为小名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___
__
__kg/m3,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k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0
8.李瑞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她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图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李瑞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ρ/(kg/m3)
33
(2)李家好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李瑞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或“=”)。
9.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或错误,请在下列横线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横线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密度
单位及换算
定义
测量
公式:ρ=m/v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体的质量
应用
使用
结构
概念
单位及换算
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鉴别物质等
物质的其它物理属性
固体密度的测量
硬度、状态、密度、比热、透明度、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
液体密度的测量
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分类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