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25 13: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的字注音。
柯( ) 畔( ) 戟( ) 乔( )
戈( ) 寥( ) 絮( ) 惶( )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 )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③干戈寥落四周星( )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
3.文学常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www-2-1-cnjy-com
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爱国诗人。21教育网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按照要求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 ,“酬”的意思是 ,“乐天”是 。21*cnjy*com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③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⑤《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3.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kē pàn jǐ qiáo
gē liáo xù huáng
解析:结合字典注音即可。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增长,振作 ②古代兵器 ③荒凉冷落 ④史册。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词语意思的把握。我们结合句子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注意汗青指的是史册。
3. 文学常识
①《刘禹锡集?外集》 刘禹锡 唐
②《樊川诗集》 唐 杜牧
③《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 履善 宋瑞 宋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我们根据相关资料填空即可。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朗读节奏时要根据语句的意思和语气的停顿进行分析。C项中朗读节奏应该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 按照要求默写、填空。
①刘禹锡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白居易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①题考查对诗歌题目的理解,作者是刘禹锡,“酬”在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乐天”指的是白居易。②③④题都是按照原文填空,我们在熟悉诗句的基础上写出上下句即可。⑤⑥题考查对诗句表现手法的把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对历史事件发表议论,反映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同时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闻笛赋”,“烂柯人”都是化用了典故,表达他对旧友的怀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阅读理解。
1. 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诗句感情基调的理解,我们根据诗句的意思进行分析。前四句中“凄凉地”,“弃置身”,“怀旧空吟”,“烂柯人”等看出低沉愤懑的基调。后四句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所以是高昂乐观。
2.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我们首先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感情。白居易因诗人遭贬,对朝廷很是不满,末尾两句中“亦知会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正表达了这一点,认为刘禹锡是一个人才,不应该长时间遭贬。对此刘禹锡十分感动,恰巧此时白居易也遭贬,两人更有共同语言。开头两句中的“凄凉地”与“弃置身”,便是诗人长时间遭贬的具体写照,流露出诗人长期被贬内心痛苦与愤慨。21·cn·jy·com
3.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我们结合两个典故的意思进行分析。"闻笛赋"写的是魏晋时向秀对好友嵇康、吕安的怀念,两人均为司马氏所杀,为此向秀作了《思旧赋》怀念他们,也表达了对司马氏乱杀无辜文人的愤怒之情。"烂柯人"写的是晋代的王质进山砍柴,看山里两童下棋,等看完棋,他手中的斧头柄已烂掉了:下山回家,才发现村中早已“物是人非”了,原来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同时代的人早已作故。这里诗人借用这—典故来表达他对旧友的怀念,感叹人事变迁之快,转眼二十三过去了。2·1·c·n·j·y
4.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 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21·世纪*教育网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解析:本题是理解想象诗句表现的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时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详细写出描写的画面。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自己长时间地遭贬,仕途坎坷,历经挫折。而以“千帆”和“万木”,比喻那些镇压革新运动的统治集团中的新贵们,他们飞黄腾达,很快升迁。这两句还有一层潜台词,是说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总是要替代旧事物,时代总是要进步的,王叔文领导的改革虽然失败了,总还是会后继有人的。尽管自己长久以来被朝廷贬弃,但前途总是会美好。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