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练习与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诗词曲五首》练习与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25 07: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诗词曲五首》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烂柯(kē)
折jǐ(


惶(huáng)恐
寥(liáo)落
风piāo
xù(飘絮)
宫què(阙)
绮(qǐ)户
chán(婵)娟
峰峦(luán)
踌躇(chóu
chú

2.解释加点的词语。
长精神
(增长,振作)
铁未销

销蚀

自将磨洗(
拿起

寥落
(荒凉冷落)
干戈(
代指战争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史册)
把酒(
端起

不胜(经受得住)
何似(哪里比得上)
何事(为什么)
婵娟(月亮)
绮户(雕花的窗户)
经行(经过

二、内容理解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被贬之地荒僻,被贬之地长的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中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的句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以大小乔的命运来反映战争成败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中能概括诗人被俘前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巧借地名表现境况危苦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苏轼《水调歌头》中写出世与入世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代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题概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达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包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明确: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三、诗句赏析:
(提示:赏析方法:这句诗用了____的写法(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细节描写、虚实结合、丰富想像、富含哲理等),写了____(内容:翻译句子),表达了______(感情、哲理或其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这两句诗蕴含哲理(写法),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景物的发展,写了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翻译)它蕴含了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哲理。(或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哲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以大小乔的命运来代表东吴命运(写法),写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胜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就要重写了(翻译),表现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抑郁之情。(感情)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要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翻译),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感情)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一朝兴起,老百姓受苦,一朝衰亡,老百姓仍受苦(翻译),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感情)
四、诗歌赏读: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低沉愤懑
,后四句高昂乐观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明确: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二)阅读《水调歌头》(苏轼),回答问题。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或“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2、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明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