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24 21: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AGE
7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二历史
C.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D.人才的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
7.我国元代的《中庵集》卷十五中曾经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元朝
5至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A.中书省独揽大权的格局正式形成B.中书省拥有的基本职能更加专
C.专制皇帝的权力已遭到严重削弱D.丞相掌握的权力实际上得到加强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8.雅克萨之战(1685-168年)是17世纪晚期沙俄侵略者安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反对侵略且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该事件说明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
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
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思想观念
B.王朝更替必须得到先祖的支持
C.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主要说词
D.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已经形成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商朝末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
逮(武王)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
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雅克萨之战场景图
雅克萨之战纪念碑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皇权的纽带
A.中央集权制度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B.先进制度是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保障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属于中央集权的基础
C.中外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依然保持先进的历史发展趋势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
9.古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似乎有助于政治统一,但他们认为其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
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别是生活在城邦里,而非希腊人不是,其他表征均衍生于“城邦动物”的属性。这一材料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论述了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B.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重要转变
C.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初步形成D.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基本内涵
C.先秦分封制度向郡县制度的转变D.君主专制制度全面排斥宗法制度
10.古雅典梭伦赋诗说:“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
4.西汉初年,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
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
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主要反映的是

A.汉初与周代的分封制一脉相承
B.采用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A.捍卫平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B.兼顾广大平民以及贵族的利益
C.西汉的监察制度得到日益强化
D.封国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维护贵族统治阶层的政治利益
D.抑制广大平民和贵族阶层要求
5.唐太宗改革府兵制的三项措施:(一)增加军府的数量,且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
11.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
设置在关中:(二)兵将分离:(三)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自备武器、粮食等。
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
这些措施使
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军队的战斗力得到大大增强
B.国家的军务负担大大地增加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易于形成
D.兵权得以集中到皇帝的手中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6.我国宋代有134位宰相,其中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
12.有的美国史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并不感兴
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被彻底杜绝B.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得益于科举制
A.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D.公民政治素养提高备受雅典注重
高二历史共6页(第1页)
高二历史共6页(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