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南屏晚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用自然、纯净的嗓音表现歌曲;
过程与方法:体验作品情绪上的变化,感受A+B+A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中鱼咬尾这一特殊的创作手法和民族调式,注意弱起小节及演唱形式。
2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技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民族音乐中的民族调式、体裁以及创作手法还比较陌生,通过对这个作品的学习,让学生逐步了解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了解民族调式和三声部的合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杭州西湖——南山——静灵寺——南屏晚钟
将学生带入这首歌曲所要描述的地方
活动2【讲授】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抒情、委婉
活动3【活动】教师范唱
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在情绪上有没有变化;
2.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段。
这样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翻唱中很快的找出歌曲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并感受到歌曲的B乐段情绪上的变化。
活动4【活动】小声哼唱
感受这首歌曲所描述的人物以及当时的情境,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活动5【活动】大声演唱
1.感受歌曲中鱼咬尾这一特殊的创作手法;
2.弱起小节的作用;
3.民族调式。
活动6【活动】简单的三声部学习
用钢琴带第二声部,多练习几遍,由于第一、第二声部的旋律前面相同,后面的尾部有点不同。所以第一、第二声部学生的合唱相对简单。再次用钢琴带唱第三声部的旋律,唱会后先和第二声部合,确定学生能将这两个声部合的统一、和谐后和第一声部合。
活动7【活动】完整演唱
跟音乐有感情的完整演唱
活动8【练习】小结本课
1.复习民族调式;
2.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3.弱起小节的作用;
4.三个声部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