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集训基础达标
1.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溶液变红色
B.溶液变蓝色
C.溶液不变色
D.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先变红,HClO有漂白性,能使有机色质褪色,故后褪色。答案:D
2.下列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解析:①—④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①Fe+2FeCl3====3FeCl2
②SO3+H2O====H2SO4
③NH3+HNO3====NH4NO3
④H2+Cl2
2HCl
答案:D
3.关于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
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或消失
C.新制的氯水中没有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才含有氯离子
D.新制的氯水中含氯气多;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极少量的氯气或不含氯气
解析:新制氯气中含有Cl2、H2O、HClO分子及H+、Cl-、ClO-、OH-,呈黄绿色;久置后,HClO会分解:2HClO2HCl+O2↑,最后会变成稀HCl,变为无色液体。
答案:C4.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光气2CHCl3+O2====2HCl+2COCl2(光气)。光气有剧毒,为防止事故,需用下列哪种试剂检验是否变质(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检查是否有氯化氢生成,检查氯化氢应该使用AgNO3溶液,看能否生成白色沉淀AgCl。答案:B
5.如下图所示,从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试管中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有………(
)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解析:该题考查Cl2的性质,Cl2本身并无漂白性,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因此根据题目叙述关闭B时C处布条不褪色而打开B时C处布条褪色,说明Cl2经过D时被干燥,故D中应为浓H2SO4。
答案:A
综合运用
6.K35ClO3与H37Cl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后生成氯气,则该氯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70.7
B.71.0
C.72.0
D.73.3
解析:K35ClO3+6H37Cl====K37Cl+335Cl37Cl↑+3H2O,根据反应原理知生成的3
mol
Cl2中,有1个35Cl原子,5个37Cl原子,故该3
mol
Cl2的质量应为1
mol×35
g·mol-1+5
mol×37
g·mol-1=220
g,因此=73.3
g·mol-1。
答案:D
7.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卤素离子X-(X-可能是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依次含有(
)
A.Br-,Cl-,I-
B.I-,Br-,Cl-
C.Br-,I-,Cl-
D.Cl-,I-,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和单质水溶液的颜色以及推理能力。
根据卤素按F、Cl、Br、I顺序,单质氧化性递减,还原性按F-、Br-、Cl-、I-渐强的规律(这是解题的关键),甲溶液加淀粉和氯水混合后,未出现蓝色,说明甲中无I-,溶液为橙色,说明有Br-。再加入丙,若溶液变蓝说明丙中含有I-,题目中无此现象,说明丙中无I-,含Cl-,则乙中含I-。
答案:C
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示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解析:该题考查Cl2的性质。首先生成的Cl2为黄绿色气体;②中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应出现Br2水的颜色——橙色;③发生反应:Cl2+2KI====I2+2KCl,I2使淀粉变蓝;④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颜色仍为原来颜色。
答案:A
9.制备下列物质的实验中,其应用的原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是(
)
A.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有氧气放出
B.工业制盐酸:H2+Cl2
2HCl再用水吸收HCl成盐酸
C.用浓磷酸与NaBr共热制取HBr气体
D.用浓H2SO4与NaI共热制取HI气体解析:该题考查气体制备的合理性,A项应放入催化剂MnO2;B项工业制盐酸,应让H2在Cl2中燃烧,因为H2与Cl2光照会发生爆炸;D项不能用浓H2SO4来制备HI,因为HI具有强还原性,浓H2SO4会把I-氧化为I2,得不到HI气体。
答案:C
10.在实验室中,除去Cl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气体,选择的药品及顺序正确的是(
)
A.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
B.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饱和食盐水
D.水、碱石灰
解析:该题考查实验室制Cl2时除杂,除HCl选择饱和食盐水,除H2O选择浓H2SO4,且二者顺序不能颠倒,应先除HCl再除H2O,这样才能得到纯净、干燥的Cl2。
答案:B
拓展延伸
11.如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铜屑和浓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电石和水
D.碳酸钙和稀盐酸
解析:A项Cu+4HNO3(浓)====Cu(NO3)2+NO2↑+2H2O
,NO2既可用浓H2SO4干燥也可选用向上排气法收集。B项需加热才可得到Cl2;C项制得的CH≡CH不能因这种方示收集;D项类似A项,CO2亦可。
答案:AD
12.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③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浓盐酸和锌制备氢气。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
)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③和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应选用浓H2SO4;②应选用浓HCl;③应选用稀HCl;④应选用稀HCl。
答案:D
13.对某宇航员从太空某星球外层空间取回的气体样品进行如下分析:
①将样品溶于水,发现其主要成分气体A极易溶于水。
②将A的浓溶液与MnO2共热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B,将B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两种钠盐。
③A的稀溶液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C,C与B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发生爆炸又生成气体A,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A、B、C。
(2)A的浓溶液与MnO2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信息给予题又叫新情境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很大比重。其基本形式为:给出全新的情境(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冗长的题干、频繁的设问。题示的信息新且具有启发性,经处理后可以迁移或灵活运用。
本题是将Cl2、HCl等有关基础知识置于新情景之中,只要紧紧抓住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和HCl和MnO2共热制得Cl2,(1)—(3)即可迎刃而解。
答案:(1)HCl
Cl2
H2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Cl2+2NaOH====NaCl+NaClO+H2O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如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若有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________处(填“A”或“B”)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________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最佳(
)
A.饱和食盐水
B.水
C.NaOH
D.稀HCl
解析:(1)实验室制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还原剂为HCl,转移电子数为2
mol
e-。
(3)检查装置气密性,应将弹簧夹B处夹住,然后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升降时,证明气密性良好。
(4)尾气处理Cl2时应选用NaOH溶液。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HCl
2
(3)B
液面不再升降
(4)C
15.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
℃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
(Ⅱ)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制取纯净的无水FeCl3应注意:
(1)从装置B到D中无空气存在;
(2)根据题给信息,三氯化铁在100
℃左右升华,温度降低即凝华成固体颗粒,细的玻璃管就会逐渐被堵塞,此为装置(Ⅰ)的缺点之一;
(3)在E装置(收集无水氯化铁产物的装置)右侧有吸水装置;
(4)未反应的氯气从尾气中逸出,所以最后要有吸收Cl2的装置,如NaOH溶液。
答案:(1)4HCl(浓)+MnO2MnCl2+2H2O+Cl2↑或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2)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D
(3)2Fe+3Cl22FeCl3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潮解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