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童年乐趣课件+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30童年乐趣课件+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26 11:02:42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30
童年乐趣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法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的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等作品,并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重点词
嗡嗡
勉强
毫不厌倦
一本正经
专心致志
惘然
别出心裁
喜气洋洋
莫名其妙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克里斯多夫作品一号”的诞生过程。六岁的克里斯多夫决心写乐曲,他在祖父家哼唱自己的曲子,祖父在旁留神听着;他在屋里演着自己的音乐喜剧很高兴,祖父见了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后,祖父拿出了一本乐谱叫他弹奏,并告诉克里斯朵夫,那乐谱都是他自己唱的调子。
分段
第一部分(1~3段):写“一天晚上”,六岁的克里斯朵夫决心写乐曲。
第二部分(4~7段):写“有一天”,克里斯朵夫在祖父屋里哼自己的曲子,祖父在旁留神的听。
第三部分(8段):写“几天之后”,克里斯朵夫在屋里演着自己的音乐喜剧,祖父见了很高兴。
第四部分(9~23段):写“过了一星期”,祖父拿出一本乐谱叫他弹奏,告诉他,这是他的作品。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克里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克里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音乐。作者在文中写道:“像所有儿童一样,他一天到晚哼个不停。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做着什么事......他会这样毫不厌倦地玩儿上几小时。”“有一天他在祖父屋里打转,跺着脚,仰着脑袋,挺着肚子,转个不停,只转得自己头晕,一边还哼着他的曲子。”“......他学着人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跳着小舞步,像挂在壁上的贝多芬像行礼......小小的自尊心不免乘机活动起来......他想大概是歌舞才能,因为那是他自己最得意的玩意儿。”这些描述有神态,有动作,有心理活动,充分体现了克里斯朵夫对音乐的喜爱,足见克里斯朵夫童年最大的就是音乐。
句子体会(1)
有一天他在祖父屋里打转,跺着脚,仰着脑袋,挺着肚子,转个不停,只转得自己头晕,一边还哼着他的曲子。
体会: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足见克里斯朵夫对音乐的痴迷。
句子体会(2)
对一个天生的音乐家来说,一切都是音乐。只要是颤动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大太阳的夏天,刮风的夜里,流动的光,闪烁的星辰,雷雨、鸟语、虫鸣,树木的呜咽,可爱或可恶的人声,家里听惯的声响,咿咿呀呀的门,夜里在脉管里奔流的血——世界上一切都是音乐;只要去听就是了。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中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他有如群蜂嗡嗡的蜂房。
体会:由此可见克利斯朵夫对音乐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童年乐趣:咏叹调,小步舞曲,圆舞曲,进行曲。
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号。
童年的乐趣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克里斯朵夫靠的不仅是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还因为它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还因为他有一位欣赏他的祖父。
小组合作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出克里斯朵夫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
2.祖父在克里斯朵夫成功上有什么作用?
再见!《童年乐趣》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童年乐趣》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世界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课文主要写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一段生活,表现出他有着相当高的音乐天赋,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课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号”的诞生过程。
本单元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这篇课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理解文章及写作方法等知识的运用,也是对这些知识强有力的巩固强化。综合学段特点及对文本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嗡、勉”2个生字;积累“惘然、一本正经”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童年的克利斯朵夫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为: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会课前预习课文。本课虽然讲述的是克利斯朵童年的乐趣,但他毕竟是天才音乐家,他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可以说与学生生活不太贴近。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了让他们能更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中来。在解读文本时,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品出自己的味道。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略读课文的指导只要提纲挈领,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名著选文更是一个“引子”。只有借助选文将名著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才是对名著选文的高质量教学。本课,我适度指导,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让学生运用精读的经验学习略读课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朗读感悟法、分角色表演法等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捕鱼的方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通过默读课文,自主整体感知故事;通过观看图文,自主体会人物形象;通过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带着感情读等朗读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唱一首歌曲,上课铃声响后,我顺势导入:“同学们的歌声很动听,看得出来,唱歌使你们精神饱满,为上课作好了准备。的确,音乐让我们身心愉悦,感受快乐,但每一首歌,每一段音乐都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音乐有关,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德国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克利斯朵夫。”我让学生念克利斯朵夫的名字,观看他的画像,领着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克利斯朵夫的童年,去体会他的童年乐趣。接着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把课文的脉络弄清楚,才能去细细品味重点的语句,此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提问去思考,能较快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反馈后,我在黑板上板书课文的顺序:时间顺序,课文的内容:写乐曲、哼曲子、演喜剧、弹作品。
(三)细读品味,感受乐趣,感悟写法。
次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按时间顺序,跟随作者的步伐,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品味文本,感受乐趣,感悟写法。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克利斯朵夫童年乐趣的句子,想一想: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扣住重点词句多次朗读,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分角色读等,让学生体会小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距离,感受他的音乐天赋。学习作者运用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就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感受克利斯朵夫童年乐趣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感悟祖父的爱。在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时,我读旁白,让学生分角色读祖父和克利斯朵夫的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通过采访祖父:你为什么要把他哼的曲子记录下来?切身感悟祖父的爱。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精读课文教学可以更多地“咬嚼”和“解悟”,略读课文教学只能就课文一两处重点内容进行赏析。
(四)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在本课的最后,我通过板书总结归纳课文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先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时间顺序及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在学习时,学到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则及时板书。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就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我让他们想一想自己的童年乐趣,学着课文写一写。我还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的经典名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对于名著节选文,我以选文教学为阅读契机,巧妙设计“课前预热——课上加温——课后升华”的名著热读三部曲;“课前邂逅名著,一见倾心;课上相约名著,刻骨铭心;课后热恋名著,一往情深”。为学生课外阅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学生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