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讨论分析屈原和渔父在乱世中的生死选择,理解两人不同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屈原和渔父不同的处世态度,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屈原、渔父所代表的不同的处世态度
教学方法:学案引导、多媒体辅助、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选择,尤其是生死选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一位憔悴枯瘦的诗人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他,就是屈原。今天我们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人生选择。
注意读音:《渔父》:“甫”,古代对年老男子的尊称
二、进入文本
1.齐读课文,正音。(ppt展示读音)
初读课文,本文写了一场什么?(生:屈原和渔父江边的对话)。
(ppt展示:江边的对话。)
(1)这场对话是如何开始的?
(2)在对话中两人各持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有哪些表现?
(注意: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找出代表屈原和渔父观点的句子,并让学生自己翻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他翻译句子的几个关键点,带领大家一起点出特殊句式和应重点注意的字词。)
渔父:“与世推移”
具体表现:淈其泥而扬其波
餔其糟而歠其醨
引导学生注意动词淈、扬、哺、歠四个动词,理解这几个动词体现出的渔父所推崇的处世态度: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用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态度。
具体表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两个反问句表明自己的坚定,而“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更体现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这场对话的结果如何?
两人谁也未说服对方。
此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最后一段,理解渔父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屈原并没有接受渔父的建议,渔父的态度是怎样的?(生: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放歌离开)
明确:渔父并没有生气,反而“莞尔而笑”,也没有强人所难,而是拍打着船桨、放歌离开,体现出渔父豁达的胸怀和隐者的超然姿态。
渔父是唱着歌离开的,歌曲中的“水清”“水浊”怎么理解呢?
生:水清、水浊指世道的清和浊(师:世道的清明和黑暗)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看出渔父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呢?
明确:世道清明则出仕、世道浑浊则保全自身高洁操守的处世态度,一种灵活的生存方式(随遇而安)
屈原:毅然赴死,坚守理想。
在江边的这场对话中,渔父和屈原坚持不同的观点,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大家想一想,在进行这场对话的时候,两人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渔父:淡然、潇洒、豁达
屈原:沉重、坚定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两人的不同语气。
2.课堂讨论(此环节希望引导学生讨论,正确理解屈原之死,理解他的伟大人格和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屈原毅然赴死的结局让很多人很遗憾,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或者像司马迁一样忍辱负重,或者像渔父一样豁达超然,又或者另投他国?)你更欣赏谁的选择?(5—10分钟学生讨论。)
(注意:此处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可能一边倒向渔父,认为屈原太傻,认为他不需要赴死,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在学生讨论后师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大家站在屈原的立场上,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屈原的死。)
背景资料:身为楚国贵族的屈原,没有安于既得利益,毕生坚持改革的思想,追求美政。他最初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内修法度,举贤授能,外联齐抗秦。后遭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谗害,被疏远免官;至楚顷襄王时又被流放到偏僻的沅湘流域。被楚王疏远并流放后,他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继续关心国政,抨击昏聩的当权者。公元前278年春天,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以身殉国。
师总结:屈原的尊严和复兴楚国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不允许他隐遁江湖和另投他国,屈原的理想就是复兴楚国,并且一直执着追求。当楚国灭亡了,他活下来的意义便没有了。他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尊严,更加显出他的悲壮和伟大!
回顾《离骚》中的句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屈原以死明志、坚守理想的伟大。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种精神中国自古有之,而屈原应该是较早实践这种精神的人。
总结:无论是屈原的毅然赴死,坚守理想,还是渔父的超然豁达,逍遥于江湖,亦或是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以生践志,他们的选择不同,但他们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都是对理想和生存方式的坚守。人生的选择很多,有尊严、有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全体齐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淡然与豁达,悲壮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