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2课时 溶解度7.2 物质溶解的量第七章 溶液1课堂讲解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的溶解度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溶解度1知识点固体的溶解度【活动与探究】知1-导问 题(一)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
杯中加入KNO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NaCl与KNO3溶解的
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知1-导问 题(二)向40g20℃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水中加入KNO3,都
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
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问 题(三)向100g20℃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水中加入
KNO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
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知1-导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
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
溶解度。
2.四要素:知1-导问 题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知1-导【例1】〈成都〉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
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
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知1-讲B 知1-讲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概念判断法解答。研究溶解度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状态;饱和状态时溶解达到了
最大限度;通过溶解度可得到溶剂和溶解度的数值
关系为100 g∶溶解度;溶液质量与溶解度的关系为
(100 g+溶解度)∶溶解度,故B应为100 g溶剂中可
溶解36 g氯化钠,或者136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36 g
氯化钠。知1-练1.2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5 g,1 g B物质溶解在10 g
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 g 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10 g C。
则20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2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知2-导【投影展示】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表格法、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知1-导问 题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有没有其他表示溶解度的方法呢?知2-导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知2-导知2-导【例2】〈天津,图像信息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
均形成饱和溶液
知2-讲B?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所含溶质的质量
相等
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
和溶液
知2-讲点拨: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低温饱和溶液升温后均转化为不饱和溶液,A错误;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30 g,故100 g水中分别加入30 g两物质都得到饱和溶液,B正确;t2℃时两知2-讲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不相等,C错误;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即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50 g甲物质,加入60 g甲溶解不完,得到饱和溶液,D错误。知2-练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将t2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有晶体析出
D. t2 ℃时,80 g硝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3知识点气体的溶解度知3-导问 题(一)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知3-导问 题(二)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知3-导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例3】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D.加入足量的水知3-讲B方法规律: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升高温度,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加入足量的水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无影响。知3-练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
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知3-练2.简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说:饱和溶液一定是含溶质多的浓溶液,而不饱
和溶液则一定是含溶质少的稀溶液。你认为正确吗?
试举例分析。
(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其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应该是怎样?
(3)有人用冷开水养金鱼,你估计结果会怎样? 第2课时 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四要素
?
?
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的质量(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四、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随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压强:随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