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冀教版六 加减法的验算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冀教版六 加减法的验算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4-26 17:44:22

文档简介

《加法的验算》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衣服的生活情景,经历自主探索加法演算方法的过程。
2、会验算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验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观察情景图。
出示买衣服的情景图,可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也可以请三个同学做表演。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跟爸爸妈妈逛过街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逛街的经历。
师:星期日的时候红红也陪妈妈去买衣服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情景图)
师: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呢?
让学生把图中的问题说清楚,从而引发出思考。
二、自主探索
1、尝试验算。
结合上面的事例,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师:红红和售货员到底谁算得对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们?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看谁算得对?
2、交流算法。
交流学生不同的检验方法和结果,并说明检验方法的合理性。结合交流活动,教师告诉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叫做验算。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199+86得出285。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86+199得出285。
交流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验算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和不变。
方法三:
99+86=185
175+100=285
在前面学生学习了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能有学生会用简便算法来进行验算。
方法四:
200+86=286
286-1=285
学生如果没有想到,就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问:为什么要减1?
3、指导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如果学生能说出来,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不能教师参与交流。
方法五:
285
-
199
86
方法六:
285
-
86
199
学生交流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使学生明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如果学生能想出来,教师可结合交流作重点指导,如不能,教师可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交流。
方法七、八和方法五、六基本一致,只是被减数换位275。
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用售货员和红红计算的结果减去其中一件衣服的价格,看是否等于另外一件衣服的价格。
师:通过大家的检验,看来红红的计算错了。像我们刚才这样,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叫做验算。
师:谁也是用减法验算的?你再说一说,你也来说说。看来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4、体验验算的意义。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验算的意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验算帮助了红红和售货员。你们想一想验算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知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看来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以后再遇到上面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验算一下就可以啦。大家平时可要养成验算的好习。
三、综合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先估算,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了解学生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是否检验出了计算的错误。
师:同学们你能先估计一下得数吗?
师:大家刚才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先计算出来,然后再验算一下。
交流时,学生具体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第4题。
关于加、减法各部分关系的练习。学生以前已接触过,可先让学生试写。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得。
师:请大家试着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巡视,询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法一:603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外一个加数。
想法二:倒着看加法算式。
四、作业
练一练第2、3题。
《减法的验算》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车的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减法验算方法的过程。
2、会验算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在验算方法的探索、交流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商场买东西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买东西的经历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过购物的经历。和你们一样,小明也和妈妈一起去了商场,你们看看他们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小明买车的情境图。
3、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观察情境图,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买车情境,并用以学过的算式表示出来。
二、尝试验算
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算。鼓励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随机板书:300-236=怎样验算呢?
三、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不同的验算方法,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和怎样算的。
师:提问:
(1)要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
(2)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
(3)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验算过程告诉大家,在肯定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不同的验算方法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丫丫、红红、亮亮的算法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选用更好的方法,并逐渐养成演算的好习惯。
四、学习提高
1、完成试一试体现多种验算方法。
2、练一练。
(1)第1题: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同坐合作,一个计算,另外一个同学验算,看看他是否计算正确。
(2)第2题。
引导学生看图找信息,然后再一起完成下面的练习。
(3)第3题:根据下面算式分别写出其他有关算式。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五、作业
练一练第4题。(共16张PPT)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让学生经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算法多样性,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3.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
(元)
135

48
3
8
1
1
183
答: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加法的验算
135+48=183
加法的验算
  135 + 48 = 183
加数
加数




加数
183 
另一个加数


135 

48 

183 

135 

48 
加法的验算
加数
加数




加数
另一个加数


验算: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746+219=
637+268=
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
(元)
200-183=
(元)
200
-183
17
17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可以用17+183,看得数是不是200。
可以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
200-183=17
减法的验算
  200 - 183 = 17
被减数
减数




减数
17 
被减数


200

183 

减法的验算
  200 - 183 = 17
被减数
减数




减数
200 
被减数


183

17 

减法的验算
被减数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减数
被减数


验算:
408-57=
359-136=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