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6第一单元 课题二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1课时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6第一单元 课题二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1课时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6 17: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2.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河中C.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3.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C.在化工厂周围种草、种花、种树,使化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
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学
4.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5.下列说法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  )。
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
B.将石油裂化、裂解,综合利用石油资源
C.有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
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企业零排放
6.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7.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8.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和产物总质量之比,在下列一定条件下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CH2OCH2+HOCH2CH2—O—CH2CH2OH+2H2O9.“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属于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钠与氯气反应的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0.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分别伸到O2、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硝酸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Fe和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铜片,铜片先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铜片溶解的原因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铜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由于图中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因此,凡是产生有毒、有污染气体的反应在该装置中进行,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A有氮氧化合物生成,故A不行;B、C、D都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2.
答案:D 解析:A项中,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B项中,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C项中,深埋于土中,会造成土壤污染;D项中,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
3.
答案:B 解析:绿色化学的概念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化学工艺,即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4.答案:C 解析:绿色化学要求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A、B选项的化学反应是对有害气体的吸收,符合绿色化学要求。C、D选项的目的是制硫酸铜,C选项中产生有毒的气体SO2,会造成大气污染。对比分析会发现D选项要比C选项节约原料又不产生有害气体。所以,最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C选项。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节能减排”的措施。采用电解法制取氢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6.
答案:D 解析:当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应取用“最少量”药品进行实验,即液体试剂1~2
mL,固体试剂刚好盖满试管底部,故A错;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仍然没有消除其污染,故B、C均错误。
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消除环境污染的手段。煤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能被生石灰吸收生成CaSO3,最终形成CaSO4,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使用的是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
8.答案:C 解析:C项反应物的原子100%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废弃物,原子利用率最高,A、B、D的原子利用率均达不到100%。
9.
答案:C 解析: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本题由于不少同学不知道烟属于胶体而错选A。
10.
答案:(1)Cu能在Cl2中燃烧,但不能在O2中燃烧
(2)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斜向上成45°角而不应垂直向上 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为螺旋状的铁丝,螺旋状的一段伸入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
(3)①试管上部又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Fe和硝酸反应生成的Fe3+能和Cu反应而使铜片溶解
(4)取该溶液少许,滴加适量的KSCN溶液,不出现血红色,再滴加适量新制氯水,出现血红色解析:Cu为不太活泼的金属,在Cl2中可燃烧,在O2中不能燃烧。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且加热时试管斜向上成45°角。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也能与Fe3+反应生成Cu2+。Fe3+的检验用KSCN溶液,Fe2+的检验可用氯水和KSCN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