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一 厘米、分米、米-认识米课件+教案+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一 厘米、分米、米-认识米课件+教案+建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4-26 18:51:13

文档简介

《认识米》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并进行测量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教学建议:
课前师生可共同准备几种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折尺、卷尺等))。
1、提出用直尺测量黑板长度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再找两个学生实际测量。然后,大家说一说用直尺测量的感受:太麻烦,测量结果也不准确。
2、教师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拿出米尺和折尺,说明它们的长度是1米。同时说明米也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并介绍米和1米的字母表示。
3、拿出皮尺和卷尺,让学生找出1米。
4、提出“再量一次”的要求,让学生用卷尺或米尺等再次测量黑板的长,使学生体会到用米作长度单位量较长的物体比较方便。同时感受人类在制造使用工具方面的智慧。
◆体会并认识1米
1、让学生用米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1米有多长。
2、让学生用双手比划1米的长度,找出周围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初步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
3、提出问题:看一看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让学生观察米尺,并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知道: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的小格,1米=100厘米。
◆练一练
第1题,教师提出书中(1)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然后交流自己的估测方法和结果。
(2)题,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安排全班同学一起测量。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一说选择cm或m的理由。
《认识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并进行测量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课前准备:
直尺、三角板、米尺、折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教师由前面的活动经验引出测量课桌面的活动。提出同桌合作,利用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课桌面的要求,鼓励同桌积极合作。
在已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学生既熟悉,又有挑战性。既是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又为本节课学习作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用小棒等工具测量过课桌面的长度,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尺和长度单位“厘米”。现在,请同桌用“厘米”作单位,用直尺或三角板测量一下课桌面有多长。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测量活动。
2、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给学生创造分享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为学习新知提供实践体验。
师:把你们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我们用直尺测量,把直尺上的0刻度对着课桌面长的一边,先测量出20厘米,再……
●我们用三角板测量,先测量17厘米,再接着移动三角板……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了课桌面的长,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用直尺、三角板测量课桌面的长,一次测量不出结果。
3、认识米尺,共同用米尺测量桌面。
在学习具有充分需求的时候,介绍新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作用。
师: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课桌面的长,确实不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认识一个新的测量工具——米尺,并用它来测量一下。
拿出米尺,师生一起测量课桌面的长,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米尺量比用直尺简便,准确。
二、认识米
1、教师介绍米尺、折尺、卷尺,并说明米是国际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
结合测量工具介绍米和1米,有利于学生认识并建立米的概念。
师: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尺、折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教师拿出几种工具)大家看,这把米尺和折尺的长度都是1米,卷尺的长5米多。把折尺打开与米尺实际比较一下。
师:“米”和“厘米”一样,也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用字母“m”表示。
板书:米——m
2、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拿出一把米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米有多长,初步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米的实际长度,有利于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观察老师手里拿的米尺,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
●1米比课桌面的边长长一些。
●1米到我的肩这……
●我两肩伸开和1米差不多。
……
让学生用米尺实际比一比。
3、让学生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意见的机会,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性的评价。
找现实生活中事物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又能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师:同学们知道了1米的大约长度,你能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呢?
学生可能找到:教室中的日光灯的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在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花池的宽、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电视柜的宽……
师:同学们找出了许多大约长1米的物体,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条绳子,你估计一下,这条绳子有多长?
学生估计是1米。
师:我请两个同学测量一下,这条绳子是不是1米呢?
4、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米尺,说一说1米中有多少厘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
1米=100厘米
1m=100cm
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师:知道了1米有多长,再来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看看谁的方法最好。
给学生充足的数的时间,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方法:
(1)一个格一个格数,1米是100厘米。
(2)从1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地数。
(3)我发现从1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是10厘米,米尺上一共有100个小格,就是100厘米。
师:通过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知道了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那就是说:表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m=100cm
板书:1米=100厘米
1m=100cm
三、实际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
先让全班同学进行估计,再请几名同学实际测量。教师指导学生描述测量结果。
学生每天面对黑板,了解黑板的长、宽各有多长,学生感兴趣,也是测量练习的好素材。
师:我们今天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每天都面对的黑板,你们知道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大家先估计一下黑板的长是多少。
学生估计,老师不做评价,只做记录。
师:好!我们现在用米尺和卷尺实际测量一下。
请两位学生测量,老师参与测量,如果黑板的长是整米,指导学生用几米几十厘米描述。
2、测量黑板的宽,先说一说怎样测量,再师生完成,并描述测量结果。
先讨论测量方法,再测量,提高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
师:知道了黑板的长,再来看黑板的宽,想一想黑板的宽怎样测量呢?
学生可能会说:
●站在凳子上测量。
●用米尺竖着先对齐黑板的上边,……
师生完成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
3、测量教师的长和宽。
先讨论用什么工具,再实际测量。
选择测量工具,测量活动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师:知道了黑板的长和宽,大家想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吗?先来讨论一下,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用什么测量工具比较好,为什么?
生:用卷尺,可以一次就测量出结果。
师: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不会提出其他意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测量。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中的第(1)个问题,让学生先估计,然后师生一起完成测量。
多种方式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字母表示什么,再填空。交流时,说一说怎样判断的。
厘米、米的字母表示以及简单应用。
师:同学们看课本第8页第2题,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生1:在括号里填字母。
生2:在括号里填长度单位。
生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的字母。
师:你知道m和cm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m表示米,cm表示厘米。
师:对,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把字母填在括号里,试一试吧!
有不同的意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课件12张PPT。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米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并进行测量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情境导入想一想,怎么测量黑板的长度?新知探究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新知探究“米”也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记作1m。米尺折尺卷尺新知探究黑板长2米。新知探究试着用卷尺测量。新知探究(1)拿一把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新知探究(2)看一看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102030405060708090100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的小格。1米=100厘米1m=100cm或巩固练习1. 先估计,再测量。巩固练习2. 在( )里填上cm或m。cmmm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都得到哪些收获?1.“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2.“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3.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