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青藏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出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与成效;了解青藏地区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举例说明青藏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说明青藏铁路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培养从个性到共性的研究;运用数据说明变化,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青藏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认识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优势及开发利用的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说明青藏铁路的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志愿者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捡拾垃圾”的照片。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在哪里吗?
学生:青藏地区的珠峰垃圾。
教师:是的,近年来,随着登山者和游客逐渐增加,珠峰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攀登珠峰要环保登山。同学们,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青藏地区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吗?
这节课,我们就去青藏地区看看那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的开发情况。
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生态环境保护
活动1:查找问题原因
教师:阅读课本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找出青藏地区生态问题突显的原因?
学生:从自然方面来看,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从人为原因来看,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青藏地区有这么严重的乱采滥挖现象吗?
教师:在青藏地区的一些地方,生长着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盗猎等行为屡禁不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当前,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有哪些不同的观点?www-2-1-cnjy-com
学生:科学家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冰川消退很快;环保志愿者说,随着游客和登山爱好者的增多,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2-1-c-n-j-y
活动2:制定相关措施
教师: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拓展延伸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21*cnjy*com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教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哪三条江的发源地?
学生:长江、黄河、澜沧江。
学习任务二:资源开发利用
教师:展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1.说一说柴达木盆地的位置;2.找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来源:21cnj*y.co*m】
学生甲: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所环抱。
学生乙: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丰富,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此外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
教师点拨: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活动2:清洁能源
教师: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说一说青藏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烧水煮饭、路灯照明、取暖等。
教师:说一说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
学生:青藏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和地热等。
教师点拨:这些都是清洁能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些清洁能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小组合作探究:青藏地区地热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探究结果:
青藏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地热资源丰富。
拓展延伸
羊八井地热电站
1975年9月23日,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电站——羊八井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成功。
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素有地热博物馆之称。70年代初,当地质勘探队伍的足迹踏进拉萨以北90公里处的羊八井地区时,发现这里温泉散发着一股股蒸腾的热气。于是,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建设的序幕拉开了。西藏利用地热资源发电居我国第一位。21教育网
活动3:旅游资源
教师: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为跋涉千里的向往,只为漫无目的的闲逛;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怡然自乐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则就是看心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弄明白生活的意义。同学们此刻最想去哪里?21cnjy.com
学生:青藏地区。
教师:好,那我们就去青藏地区走一走。那出发前,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说出原因。
学生甲:那里太阳辐射强,应该准备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等。
学生乙:空气稀薄,氧气较少,应该准备氧气袋。
学生丙:昼夜温差大,还应该准备羽绒服。
教师:在青藏地区,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呢?
学生: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
拓展延伸
锅庄舞
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由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21·cn·jy·com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巍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教师:展示西藏自治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变化图(2005~2011年),2006年后,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1·c·n·j·y
学生:迅速增加。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拓展延伸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21·世纪*教育网
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环节三:课堂检测
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每年5月~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并且不断增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www.21-cn-jy.com
1.根据材料信息,人们这种做法哪些不是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问题( B )
A.植被破坏 B.水污染
C.草场沙化 D.动物栖息地破坏
2.青藏地区主要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B )
①太阳能 ②地热 ③水能 ④潮汐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时给出探讨内容,并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避免在探讨时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活动,我给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由小组组长组织进行,并在小组间展开竞争。这样不仅避免课堂讨论冷场,也极大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都能积极配合老师,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有生气,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1~2题。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
A.珠江、长江、黑龙江 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2.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源污染 B.维护生态平衡
C.增加木材蓄积量 D.禁止滥捕滥猎
3.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铁路名称是青藏铁路 B.图中A代表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C.图中城市B是“日光城”拉萨 D.图中D代表的自然保护区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5.D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但近年来,这里局部地区出现水土流失、草原退化、野生动物锐减等现象,下列关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过度放牧 B.滥采滥挖 C.退耕还草 D.偷捕乱猎
6.西部地区钾盐储量非常丰富的地区是( )
A.藏南谷地 B.湟水谷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7.下列资源不属于西藏的优势能源的是( )
A.水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核能
8.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其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9.关于入藏旅游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需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 B.需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
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 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
10.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昼夜温差大 B.雪山连绵
C.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D.地热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11.读“青藏地区群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主要形成原因是 。
(2)图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铁路。
(3)从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矿 D.铁矿
(4)右图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它位于图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 。
(5)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节水农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因此有“中华水塔”的美称,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因此有“中华水塔”的美称,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1教育网
考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B
【解析】
试题分析:“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海省,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2·1·c·n·j·y
考点:三江源
4.D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图中铁路名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图中A代表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图中城市B是“日光城”拉萨;图中D代表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故本题选D。21cnjy.com
5.三江源地区出现水土流失、草原退化、野生动物锐减等现象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滥采滥挖、偷捕乱猎等;退耕还草有利于水土保持、草原恢复、野生动物增加,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西部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众多的高原湖泊地区由于长期的蒸发而湖泊得不到降水的充足补充;久而久之就形成广大钾盐资源。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加盐产地。所以选C。www.21-cn-jy.com
考点:该题考查柴达木盆地
7.D
【解析】
试题分析:
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5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由此可见青藏高原最丰富的洁净能源是太阳能,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本题考查西藏自治区
8.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图中20元人民币后面是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中50元人民币后面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我国青藏地区的著名建筑。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旅游景点
9.D
【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气温较低,所以需要带好氧气供应设备,带好防晒霜和防晒伞还有保暖的衣服,冬季青藏地区气温低,不适于入藏旅游,故选D。2-1-c-n-j-y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10.D
【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故选:D。21*cnjy*com
二、综合题
11.(1)高寒 海拔高,气温低
(2)青藏
(3)A
(4)③
(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青藏铁路起止点是青海省的西宁和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被称为“天路”;
(3)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4)图中城市①西宁,②是格尔木,③是拉萨,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
(5)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热量条件不足,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发展了河谷农业,种植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www-2-1-cnjy-com
考点:青藏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
与资源开发
CONTENTS
01
情境导入
02
新知学习
03
课堂检测
04
总结升华
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在哪里吗?
CONTENTS
01
情境导入
02
新知学习
03
课堂检测
04
总结升华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突显
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活动1:查找问题原因
冬虫夏草
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市场价格是黄金的2倍以上
每年夏季,高山草甸上都要迎来十几万的采挖大军
“掠夺式”采挖导致冬虫夏草数量骤减,资源日渐枯竭,草甸破坏严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冰川消退很快。
随着游客和登山爱好者的增多,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
环保志愿者
科学家
措施
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活动2:制定相关措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
雪山逐年萎缩,众多的湖泊、湿地
面积缩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长江源
黄河源
澜沧江源
资源开发利用
活动1: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分布
读图:
1.说一说柴达木盆地的位置。
2.找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所环抱。
活动2:清洁能源
发电
烧水煮饭
路灯照明
采暖
水能
地热能
绿色能源
合作探究
青藏地区地热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青藏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地热资源丰富。
羊八井地热电站
1975年9月23日,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电站——羊八井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成功。
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素有地热博物馆之称。70年代初,当地质勘探队伍的足迹踏进拉萨以北90公里处的羊八井地区时,发现这里温泉散发着一股股蒸腾的热气。于是,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建设的序幕拉开了。西藏利用地热资源发电居我国第一位。
活动3:旅游资源
防晒霜
太阳镜
太阳帽
氧气袋
羽绒服
活动3:旅游资源
锅庄舞
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由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2006年5月20日,锅庄
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巍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1994年12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读图:
2006年后,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西藏自治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变化(2005~2011年)
迅速增加。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
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CONTENTS
01
情境导入
02
新知学习
03
课堂检测
04
总结升华
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每年5月~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并且不断增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材料信息,人们这种做法哪些不是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问题( )
A.植被破坏 B.水污染
C.草场沙化 D.动物栖息地破坏
2.青藏地区主要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
①太阳能 ②地热 ③水能 ④潮汐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B
B
CONTENTS
01
情境导入
02
新知学习
03
课堂检测
04
总结升华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
问题产生原因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和保护措施
矿产资源及开发
清洁能源及利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