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化学试题
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计5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防治SO2污染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2、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3、下列描述中符合事实且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白铁(镀Zn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
D.铁与稀H2SO4反应时,为了加快H2的产生,将稀硫酸替换成98%的浓硫酸
4、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稀盐酸
C.CuSO4溶液
D.饱和食盐水
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
===
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24
mol/(L·min) B.0.08mol/(L·min)
C.0.06
mol/(L·min) D.0.12mol/(L·min)
6、有X、Y、Z三种物质,常温下分别用Y或Z,与X混合时,反应速率几乎相同的是
选项
X
Y
Z
A
2mL
5%H2O2溶液
1mL
1
mol·L-1CuSO4溶液
1mL
1
mol·L-1FeCl3溶液
B
1mL
1
mol·L-1
NaHCO3溶液
1
mL
1
mol·L-1
HCl溶液
1mL
0.5
mol·L-1
H2SO4溶液
C
钠块
10mL乙醇
10mL水
D
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
5mL海水
5mL蒸馏水
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均为零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和B2的浓度相等
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中:AlO2-、Na+、SO
4
2-、SO32-
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Na+、SO
4
2-、AlO2-
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3-
D.c(H+)=0.10mol/L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
9、恒温下,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状态,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再次平衡时,X的浓度从0.1mol/L增大到0.19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b+c>a
C.a=b+c
D.无法判断
10、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3-)>c(X-)>c(OH-)>c(H+)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每小题可能有1-2个正确选项,若多选或错选则该题为0分,若有两个正确选项时,选一个且正确则的2分。)
11、已知:25℃时,CaCO3的Ksp为2.9×10-9,CaF2的Ksp为2.7×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相比,后者Ca2+浓度大
B.25℃时,饱和CaCO3溶液与饱和CaF2溶液等体积混合,会析出CaCO3固体
C.25℃时,CaCO3固体在20mL0.01mol·L-1盐酸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大
D.25℃时,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NaF固体,CaCO3不可能全转化为CaF2
12、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 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 2H2O固体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13、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
(NH4)2Fe(SO4)2·6H2O溶液中:
c(NH4+)+c(Fe2+)+c(H+)=c(OH-)+c(SO42-)
B.0.1
mol·L-1的NH4Cl与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
c(NH4+)+2c(H+)=c(NH3·H2O)+2c(OH-)
C.pH=9.4、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中:
c(Na+)>c(CN-)>c(HCN)>c(OH-)
D.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14、T
℃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1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
2A(气)+B(气)
xC(气),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
A.1
B.2
C.3
D.4
第Ⅱ卷(非选择题
计70分)
16、(16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
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17、(14分)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而减少CO2气体的排放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下所示:
(1)用下图所示装置定量检测过程①产生的CO2(已知:煤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B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已知:C(s)+H2O(g)====CO(g)+H2(g)
△H1=+131.3kJ mol-1
C(s)+2H2O(g)====CO2(g)+2H2(g)
△H2=+90kJ 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CH3OCH3(g)+3H2O(g);ΔH
①
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
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
CO2的转化率如右图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则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g)
+2H2(g)CH3OH(g)
△H<0。在容积均为VL的I、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a所示,此时I、Ⅱ、Ⅲ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若三个容器内的反应都达到化学平衡时,CO转化率最大的反应温度是
。
18、(16分)25℃时,50
mL
0.10
mol·L-1醋酸中存在下述平衡:CH3COOHCH3COO-+H+,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
(1)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加入少量0.10
mol·L-1盐酸,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加入20
mL
0.10
mol·L-1
NaCl溶液,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12分)某学生用0.1000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移取25.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溶液
B.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挤压玻璃珠,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到“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读数
(1)右图中属于碱式滴定管的
(选填:“甲”、“乙”)。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3)上述B步操作的目的是
。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5)上述A步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6)若平行实验三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试计算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20、(12分)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如图中的两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过程Ⅱ可以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进行,试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电极反应式:
①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电解质为熔融ZrO2(掺杂有Y2O3)的晶体(在高温下电离,以金属阳离子和O2-导电)时,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每小题3分,计30分;11-15每小题4分,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D
B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
C
BD
B
BC
16、(16分)
⑴①2H+
+
2e
-
=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
-
-
2e
-
=
Cl2
↑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⑵
①纯铜
Cu2+
+
2e
-
=
Cu
②粗铜
Cu
-
2e
-
=
Cu2+
17、(14分)(1)品红溶液不变色
(2)CO(g)+
H2O(g)====CO2(g)+H2(g)
△H=-41.3kJ mol-1;
(3)①
c(CH3OCH3)×c3(H2O)/
c2
(CO2)×c6(H2)
(4)<
不变
(5)Ⅲ
T1
(每空2分)
18、(16分)(1)向电离方向移动 增大
(2)向电离方向移动 减小
(3)向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 增大
(4)向电离方向移动 减小
19、(12分)(1)乙(2分)
(2)BDCEAF(或ABDCEF)(2分)
(3)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2分)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5)偏大(2分)
(6)0.0800
mol·L-1(2分)
20、(12分)H2O(左框) H2+O2(右框)
(1)化学 电
(2)①O2+4e-+4H+===2H2O
②O2+2H2O+4e-===4OH-
③O2+4e-===2O2-
2H2-4e-+2O2-===2H2O(方程式每空2分)
甲
乙